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靈隱寺的文化價值

靈隱寺的文化價值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

敦煌石室藏唐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靈隱藏品中最古的壹件文物。通過端莊嚴謹而又精熟優美的書法字跡,我們仍然能夠感覺到佛法的莊嚴威儀和抄經手嫻熟的書寫技巧。這卷寫經紙張經黃檗染制,歷1000余年而依然堅韌完好、輕盈光潔,未受蟲蛀。“這是目前所發現的靈隱寺所藏經卷中最古老的壹件。在它身上,1000多年的歲月卻好像沒有痕跡地如雲煙壹般過去了。俗話說,紙壽千年,但這件作品歷經14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完好無損,極其難得。”

《金剛經》冊頁

明董其昌書《金剛經》冊頁是壹件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珍品。該冊頁起首兩頁是乾隆禦題“香光法寶”、“永鎮雲棲”。此本冊頁原是雲棲寺的藏品,其上鈐蓋有“雲棲常住法寶”方形印,後歸靈隱寺所有。通過董其昌的題跋可知此冊書於萬歷二十年(1592年),是為薦亡父母而捐給雲棲寺蓮池和尚的。字跡工整雋秀,應當屬於董其昌比較早年的作品。董其昌跋後還有崇禎己卯(1639年)馮大淑觀跋;以及乾隆皇帝於辛未年(1751年)到雲棲寺觀賞此冊頁所作題識。丁醜年(1757年)乾隆又到雲棲寺再觀此冊,又題詩四首並識年款。

明代水陸畫

水陸畫是水陸法會不可或缺的聖物之壹。靈隱寺這批水陸畫中的兩幅題有“崇禎十三年”款。描繪的內容有如來像、文殊菩薩像,普賢菩薩像、地藏菩薩像、諸阿羅漢像、天龍八部眾及金剛力士像,等等。有的還題有供養人姓名及諸佛菩薩羅漢名號等。佛菩薩造像端莊典雅,繪畫技法高妙,設色古雅;絹素既有典型的明代粗絹,也有幾幅質地格外精細的。各幅保存均基本完好。

《莊嚴三寶圖》

22幅明代菩提葉《莊嚴三寶圖》,其描繪對象包括諸佛菩薩羅漢,如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達摩祖師以及力士金剛等;故事內容為佛教典故,如洗象、伏虎、降魔、證果、面壁參禪、壹葦渡江等。

《佛頂心大陀羅尼經》

明代弘治四年金書《佛頂心大陀羅尼經》也是彌足珍貴的。在烏金紙冊頁上以金粉書寫經文,經文上方則是插圖,描繪有各種佛教故事。書寫與畫都十分嫻熟精美。

《花鳥圖》

董建中,清初人,字正度,松江人。董其昌裔孫。山水師董源,花卉宗黃筌。曾以國子生考授中同知。清聖祖南巡,以所繪蟠桃圖進呈,旋命畫扇稱旨,授湖北荊門知州。《婁縣誌》、《讀畫輯略》都記載有他的事跡。這壹幅花鳥畫畫法更接近周之冕和陳淳的畫法,也雜有壹些惲南田的風格,雖然不像記載中所說的學習黃筌,但由於他是董其昌的後人,這件作品也是值得註意的。

《十六羅漢圖》

貫休《十六羅漢圖》,原石在今杭州碑林,靈隱寺***有兩套拓片。這對研究宗教和石刻藝術具有壹定價值。

另外如乾隆行楷書“雅宜清致”、康有為書法、吳昌碩書法繪畫、馬壹浮書法、李叔同書法、章太炎書法、潘天壽繪畫、謝稚柳書畫、沙孟海書法、譚建丞書法、繪畫等以及大量拓片等等都是彌足珍貴的作品。還有壹些作品,如(傳)宋人趙伯駒《人物山水圖》、(傳)元人趙孟頫《狩獵圖》、(傳)明文征明隸書、(傳)明人董其昌行書詩等等,經鑒定系偽作,但對研究書畫作偽也有壹定價值。 飛來峰

相傳有壹天,靈隱寺的濟公和尚突然心血來潮,算知有壹座山峰就要從遠處飛來,那時,靈隱寺前是個村莊,濟公怕飛來的山峰壓死人,就奔進村裏勸大家趕快離開。村裏人因平時看慣濟公瘋瘋顛顛,愛捉弄人,以為這次又是尋大家的開心,因此誰也沒有聽他的話。眼看山峰就要飛來,濟公急了,就沖進壹戶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見和尚搶新娘,就都呼喊著追了出來。人們正追著,忽聽風聲呼呼,天昏地暗,“轟隆隆”壹聲,壹座山峰飛降靈隱寺前,壓沒了整個村莊。這時,人們才明白濟公搶新娘是為了拯救大家。

濟公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集佛道儒於壹身,堪稱神化之極。靈隱寺建有道濟禪師殿,香火鼎盛。

三生石

傳說中,在這世上有壹條路叫做“黃泉路”,有壹條河叫“忘川河”,“忘川河”上有座“奈何橋”,在橋的盡頭,有壹塊通體鮮紅的石頭就叫做“三生石”。據說,有情的男女們,只要在這“三生石”上刻下兩個人的名字,就可以“緣訂三生”,三生三世都可以在壹起。孟婆湯就是用忘川河水熬的。

傳說裏代表了“前世、今世、後世”的三生石傳說,唐朝時有壹個和尚圓澤和李源交好,有壹天壹起去峨嵋,有兩條路可以走,圓澤要走壹條,李源要走另壹條,最後還是依了李源。半路上, 碰見壹個大著肚子的孕婦,圓澤臉色壹變說:我所以堅持不走這條路就是這個原因,她孕的就是我,已經三年了,今天見了面再也躲不過去了,壹會妳去看那個嬰兒,我會以笑為證,我們如果有緣十二年後在錢塘天竺寺外可以壹見。說完,那個婦人就生產了。李源過去壹看,那個嬰兒果然對他笑了。

十二年後,李源如約來而至,正是壹個月明之夜,忽然聽到壹個牧童唱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風吟月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李源知是圓澤,就想上前和他親近,可牧童又唱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下瞿唐。”唱完就不知所蹤。

“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仙草壹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康熙題匾

自命風流儒雅的康熙皇帝來到杭州靈隱寺耍子,老和尚請求他為寺院題塊匾額。康熙信手揮筆,在紙上寫了個老大的“雨”字,可“靈隱寺”的“靈”字按老寫法在“雨”字下面還有三個“口”和壹個“巫”,這許多筆畫怎麽也擺不下了,真是急得皇帝下不了臺。還好,在壹個隨從的暗示下,他將錯就錯,寫成“雲林禪寺”。這塊匾掛了三百年直到如今,可老百姓並不買他的賬,仍叫它“靈隱寺”。康熙題匾的笑話也壹直流傳到如今。 由杭州百乘影視有限公司、上海崇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古裝神話喜劇《活佛濟公》1、2、3、4部及由拉風娛樂出品的《新濟公活佛》均在杭州靈隱寺實地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