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歷史上吳縣有哪些成功女性

歷史上吳縣有哪些成功女性

吳縣歷史沿革吳縣地區,商末屬“勾吳’國。周時,境內先後成為吳、越、楚三諸侯國轄地。秦設吳縣後,除王莽新朝壹度改為泰德縣外,縣名沿用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縣後,縣域曾數度分割。晉代北析海虞(今常熟),隋唐時嘉興、昆山又數度與吳縣分合,唐代分置長洲縣,五代對吳越分吳縣地建吳江縣,清代又析吳、長洲兩縣地建元和縣及太湖、靖湖兩廳。民國元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建國初,城區劃建為蘇州市。50年代,曾壹度析東、西山等地建震澤縣。吳縣長期為郡、府、州首縣及治所駐地,清代200余年吳縣壹直為省督撫衙門所在地,民國時期也壹度為省政府所在地。1995年6月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2001年2月28日撤消吳縣市,原吳縣市轄區分設為蘇州市吳中區與蘇州市相城區。 縣以下行政區劃,鄉區自秦至清設鄉,城區唐宋建坊,明清改廂。鄉以下基層組織,秦為亭、裏,唐設裏、保、鄰,宋改保、甲,元建村、社,明初為裏、甲,後又改設都、圖、村(鎮),清襲明制,保留都、圖,增建保、甲、牌制。民國初,縣以下改為市、鄉,市、鄉下沿用清末的都、圖;繼而改為區、鄉(鎮)、閭、鄰制,旋又改閭、鄰為保、甲。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初,保留區、鄉(鎮)制,廢保、甲,改設行政村、組;1957年撤銷區級建制,1958年又改鄉、村、組為公社、大隊、生產隊;1983年起復為鄉(鎮)、村、組。1987年底,全縣轄11鎮24鄉,***833個行政村,9443個村民小組。2000年底,全市轄29鎮,3個區,***610個行政村、7303個村民小組。

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避讓王位,從陜西岐山下的周原南奔“荊蠻”(今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梅裏(今無錫縣梅村)與土著居民結合,建立“勾吳”。

西周初,武王克商後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子,吳始名列諸侯。 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泰伯十九世孫壽夢稱王,是年為吳壽夢元年,吳國始有確切紀年。 周靈王十壹年、壽夢二十五年(前561),諸樊繼位。後遷國都至吳地(今蘇州市平門西北二裏處)。 周敬王六年、吳王闔閭元年(前514),伍子胥築闔閭大城(今蘇州城)。 周元王三年、吳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越國滅吳,吳地屬越國。 周赧王九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前306),楚國滅越,設郡江東,吳地屬楚國(民國《吳縣誌》謂滅越在楚威王六年,即公元前334年)。 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楚拜黃歇為相,封以淮北地,號春申君。楚考烈王十五年,改封春申君於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國建置吳縣,隸屬會稽郡(直至東漢初)。會稽郡郡治設於吳縣,吳縣為會稽郡首縣。 秦二世三年(前207),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吳縣歸楚。

漢高祖五年(前202),項羽兵敗,韓信封為楚王,吳縣為韓信封地。六年,劉邦廢楚王,封劉賈為荊王,都於吳,吳縣仍為會稽郡首縣。十壹年,淮南王英布並吞荊王地。次年十月,劉邦殺英布,立劉濞為吳王,王故荊國地,都廣陵,吳縣改屬吳國。 漢景帝前三年(前工54),劉濞叛亂被誅,吳國廢。吳縣仍屬漢之會稽郡。 漢元封五年(前106),吳縣屬揚州刺史部(州為監察區)會稽郡。 新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吳縣為泰德縣。地皇四年(23年),仍復名吳縣。 漢永建四年(1,29),析會稽郡錢塘江以西部分,置吳郡。會稽郡治徙山陰,吳郡郡 治設於吳縣。吳縣隸吳郡(直至隋末),為吳郡首縣。 漢中平五年(188),州實際上成為行政區,吳縣仍隸揚州吳郡。 漢興平二年(195),孫策占據吳郡。

三國

魏黃初二年(221)八月,魏封孫權為吳王,吳縣所在的吳郡隸屬吳國。 吳寶鼎元年(266),析吳郡與丹陽郡之地置吳興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太康元年、吳天紀四年(280)三月,晉滅吳,吳縣隨吳郡歸屬晉。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鹹和元年(326),司馬嶽封為吳王,吳郡改為吳國,吳縣隸吳國。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罷吳國,其地復為吳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吳郡改隸南徐州。次年,吳郡復歸揚州。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占吳郡郡治所在地吳縣城,改吳郡為吳州。梁大寶元年(550)二月,復改吳州為吳郡。

隋開皇七年、陳後主禎明元年(587),析揚州地置吳州,吳郡隸屬吳州,州、郡、縣三級治所同駐吳縣城。 隋初廢郡,地方行政建置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陳後主禎明三年(589),隋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因吳縣姑蘇山而命名),吳縣隸蘇州。蘇州由此得名。 隋大業元年(605),復改蘇州為吳州,吳縣隸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吳縣隸吳郡。 大業十年(614),禦亭(今望亭)建堰閘。

唐武德元年(618),沈法興起兵占據江南十余郡,稱江南道大總管。翌年自稱梁王。武德三年,李子通占據吳郡。武德四年,唐平定江南地。唐廢郡設州,改吳郡為蘇州,吳縣隸蘇州。 唐貞觀元年(627),全國分為十道(道為監察區),蘇州屬江南道。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地置長洲縣,吳、長洲兩縣隸蘇州(直至清末)。時吳縣31361戶,長洲縣23700戶。 唐開元四年(71.6),吳縣升為望縣,長洲縣次之。開元二十壹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蘇州隸江南東道,道治設於吳、長洲縣城內(今蘇州市城區)。 唐天寶元年(742),蘇州又改為吳郡。 唐乾元元年(758),改吳郡為蘇州;又置浙江西道,蘇州隸浙江西道。翌年,廢長洲縣,改置長洲軍。 唐大歷十二年(777),廢長洲軍,仍置長洲縣。十三年,蘇州升為雄州,吳縣仍為望縣,居蘇州七縣之首,長洲縣次之。十四年,合浙江東西二道(後仍時有分合)。 唐元和二年(807),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升為鎮海軍節度使,蘇州隸鎮海軍。 元和五年(810)蘇州刺史王仲舒令築城南運河堤為路,並帶頭捐寶帶,於十壹至十四年(816—819)建造寶帶橋,使松陵鎮與治陸路相通。 十年(869)長洲人歸仁紹殿試進士第壹人(狀元及第),由此下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吳縣、長洲、元和縣考取文武狀元總計34名(含外籍)

五代十國

後梁開平元年(907),錢謬封為吳越王,蘇州屬吳越國。 後唐同光二年(924),蘇州升為中吳軍。

宋開寶八年(975),中吳軍仍改為蘇州,屬江南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國歸宋,蘇州隸江南道。吳縣、長洲二縣***35195戶 宋淳化五年(994),改道為路,蘇州屬兩浙路。宋政和三年(1113),蘇州升為平江府,仍屬兩浙路,吳縣為平江府首縣,長洲縣次之,兩縣均為望縣。大中祥符四年(1011)為66139戶。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吳、長洲兩縣隸平江路,吳縣仍為首縣,長洲縣次之。至元二十年,平江路定為上路,吳、長洲兩縣為上縣。至元二十二年,改江淮行省為江浙行省,平江路隸江浙行省。 元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占平江,改平江路為隆平府。次年,張士誠降元,復改隆平府為平江路。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自立為吳王,建都平江城(今蘇州城)。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吳元年(1367),朱元璋部將徐達攻占平江城,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書省,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明洪武四年(1371)吳縣、長洲二縣***146203戶,601598人,洪武九年(1376)曾至148035戶666105人。 明洪武十三年(1386),罷中書省,蘇州府直隸六部。明永樂十九年(1421),明遷都北京,蘇州府直隸南京六部(簡稱南直隸),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崇禎五年(1632)吳縣有100969戶但百姓非死則徙,僅剩65610人,反少於戶籍數。

清順治二年(1645)元月三日清軍進占蘇州城,吳縣、長洲縣歸清。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是年,清軍總兵土國寶屠城,由盤門殺至飲馬橋,城區遭受嚴重破壞。(1644—1661)吳縣有63832戶,65610人,逃亡在外371375人。 順治十八年(1661)二月四日,府學生另及眾千余人,為反對貪官汙吏,托言順治皇帝駕崩。至文廟哭訴,遭到當局鎮壓,仉用賓,金聖嘆等18人被殺害,是清史上有名的“哭廟案”。 康熙六年(1667)始設江蘇省,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吳縣、長洲縣同駐蘇州城。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二十六日,康熙皇帝首次南巡。抵滸墅關,視察河工及江南賦糧重地,遊覽虎丘、盤門、瑞光寺、拙政園等,駐蹕織造公署。 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初三,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蘇州,到虎丘,登靈巖山,到鄧尉山聖恩寺,夜宿四宜堂。 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十八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抵姑蘇,至虎丘、華山、東山、太湖等地巡視,賜“碧螺春”茶名。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第四次南巡,二月十壹日抵邑境,第二日至虎丘,隨後去浙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十七日抵邑境,入虎丘,路遇雨即返,至穹窿山上真觀,賜“餐霞挹翠”額。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第六次南巡,二月十六日抵縣,駐蹕虎丘,題字“虎阜祥寺”。 康熙五十五年人口猛增至194144丁,其中吳縣78230丁,長洲縣115914丁。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吳、長洲、元和三縣同城而治,均隸蘇州府。雍正八年,設太湖水利同知,駐吳江同裏;雍正十三年,太湖水利同知改為撫民廳,移駐吳縣洞庭東山,割吳縣東山設太湖廳,加督捕銜,專理民事,隸蘇州府。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壹次南巡 ,二月二十壹日抵縣,駐織造府行宮,傳諭減免江蘇秋欠地丁銀228萬余兩,二十二日至虎丘,黃村人張宗包獻吳山十元景畫冊,乾隆於每幅畫上題詩壹首。 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第二次南巡,二月二十三日臨虎丘,為獅子林寺題額。 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第三次南巡,三月十四抵縣境,至光福香雪海,雷音寺,上虎丘。 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二月二十六日抵蘇,到虎丘。 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第五次南巡,二月抵縣上虎丘。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第六次南巡,二月四日抵縣境,初八登靈巖山,宿靈巖山行宮,次日至天平,書“高義園”額,十八日至虎丘禪寺。 嘉慶十五年(1810),三縣***1655619人(其中吳縣1170833人,長洲縣266944人,元和385970人)。 嘉慶二十五年(1820),吳縣、長洲、元和三縣合計2975313人。當年人口密度已超過每平方公裏千人,居全國之首。城區蘇州成為僅次於北京的第二大城市。 清鹹豐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0日),太平軍攻占蘇州府城,建蘇福省,蘇州為省會。省下設郡、縣,蘇州府改為蘇州郡。十壹年春,太平軍在洞庭東山設東珊縣,轄東、西洞庭山,隸蘇州郡。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清軍重占蘇州城,仍恢復舊制。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洞庭西山置靖湖廳,隸屬蘇州府。 清宣統二年(1910),三縣二廳***200477戶624326人。宣統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在蘇州成立中華民國蘇軍都督府和蘇州軍政府。同年十月初四(11月24日),裁蘇州府及長洲、元和、吳三縣,設蘇州;立蘇州民政長署,轄原長洲、元和、吳三縣地區,隸蘇軍都督府。十月十三日(12月3日),改蘇軍都督府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蘇州隸江蘇都督府。

民國

民國元年(1912)1月,江蘇都督府頒令廢府、州,並縣、廳。同月,蘇州改稱吳縣。廢太湖、靖湖二廳,設太湖縣,旋易名為洞庭縣。7月,省議會裁撤洞庭縣,其地歸屬吳縣。12月14日,江蘇省行政公署在南京成立,吳縣隸江蘇省。全縣***1027091人。 民國3年6月,江蘇省劃分為五道。吳縣為特別級縣,隸江蘇省蘇常道,道治駐吳縣。 民國16年4月,廢蘇常道,吳縣為壹等縣,屬江蘇省。 民國17年12月10日,吳縣城區劃出建蘇州市,市、縣分治。民國19年5月16日,撤蘇州市,仍並入吳縣。 民國22年3月28日,江蘇省劃分為13個行政督察區,吳縣隸第三行政督察區,區行署設在吳縣。同年12月26日,原13個行政督察區裁並為9個,吳縣隸無錫區。民國24年1月,吳縣列為壹等縣。民國25年5月1日,無錫區改為第二行政區,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26年爆發中日戰爭。11月15日,國民黨吳縣政府遷至無錫蕩口、甘露附近,仍隸第二行政區,成為流亡政府。11月19日,日軍侵占吳縣。民國28年初,吳縣政府駐宜興張渚鎮,吳縣為二等縣,隸江南行署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2年10月,張渚淪陷,吳縣政府又撤離張渚。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仍遷回吳縣城區。 民國26年12月3日,偽蘇州地方自治委員會成立,吳縣歸其管轄。民國27年3月,偽吳縣政府建立。5月23日,江蘇省偽政府在蘇州建立,吳縣隸屬之。民國30年7月1日,汪偽政府在蘇州設立第壹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第壹區。同年12月底,第—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撤銷,吳縣淪陷區仍隸偽江蘇省政府,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民國29年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下轄7區l鎮,在吳縣境內的消陸區(今沺涇鄉消涇與湘城鄉陸巷壹帶)隸屬之。民國30年2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撤銷,陽澄湖地區建洋(陽)澄縣政府,轄吳縣境內的消陸、洋沺(今沺涇鄉壹帶)及常熟縣內的辛莫區,隸屬江南第壹行政區。7月,洋(陽)澄縣縣、區政府均遭日偽破壞。 民國29年9月,吳縣蘇西北地區渭黃區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隸屬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翌年2月,縣、區自衛會撤銷,正式成立無錫縣政府,先後在吳縣蘇西北地區成立的漕東區(2月)、漕南區(3月)、東橋區(4月)、黃埭區(6月)等4個區級政府均隸屬之,無錫縣政府隸屬於江南第二行政區。同年9月,因日偽“清鄉”,上述4區均撤銷。民國34年春,錫東縣蘇西北(吳縣境內)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漕東、漕南、東橋、黃橋4區。同年7月,撤銷蘇西北行政辦事處,成立蘇州縣政府,駐黃橋方浜村,隸屬蘇中第六專員公署;下轄漕湖(後稱漕東)、東橋、黃橋、陽澄、黃埭5區。11月,因奉命北撤,蘇州縣縣、區政府均撤銷。 民國30年8月,蘇西(太湖)行政辦事處建立,隸屬江南第六行政區,下轄其後成立的陽西(西華)、香山、陽東、西山等4個區的辦事處。翌年4月,因日偽“清鄉”,上述辦事處均撤銷。民國32年5月,中***蘇西縣委設立陽山、彭山、鄧尉,西華等4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民國33年3月,西華區辦事處遭敵破壞。同年1l月,太湖縣行政辦事處成立,駐馬山島,隸屬蘇南第二行政專署,下轄蘇西(吳縣)、錫南(無錫縣)、馬山(武進縣)三地區及蘇西地區轄原屬蘇西縣的剛山、彭山、鄧尉3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次年2月,增設蘇西、洞庭行政辦事處,作為太湖縣辦事處的派出機構;分別管轄陽山、彭山、鄧尉和東山,西山5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或區公所)。同年9月底,因奉命北撤,縣、區各級辦事處均撤銷。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國民黨吳縣政府接收偽吳縣政府,吳縣隸江南行署。9月4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在吳縣接收偽江蘇省政府。10月,江南行署撤銷,於武進成立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屬之,為壹等縣。10月15日,江蘇省政府遷至鎮江。民國35年,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由武進移駐吳縣,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38年2月5日,江蘇省政府在吳縣設立辦事處;至24日,江蘇省政府全部遷至吳縣。4月25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第二區專員公署及吳縣政府均逃離縣境

中華人民***和國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吳縣劃出城區建蘇州市,市、縣分治。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於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7月,為配合剿匪,成立太湖區行政辦事處。 1950年4月15日,太湖區行政辦事處隸屬蘇州行政區,相當於縣級機構,轄原屬吳縣的東山、西山兩區。同月又劃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歸其管轄。太湖區***轄東山、西山、橫涇、馬山四區,包括太湖全部水域及其島嶼。10月14日,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吳縣與太湖區仍隸屬之。全縣***686569人。 1951年6月,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撤銷,東山、西山、橫涇3區仍劃歸吳縣(馬山區已在2月劃歸武進)。1952年7月,復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隸屬蘇州區專員公署,轄東山、西山兩區和太湖中島嶼及水域。 1953年1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改稱江蘇省蘇州專員公署。5月,太湖辦事處改建為震澤縣人民政府,並將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劃歸其管轄,與吳縣均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54年6月,馬山區劃無錫市。1959年4月,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 1968年3月26日,蘇州專員公署稱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4月13日,又改為蘇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再改為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吳縣的隸屬關系不變。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吳縣隸屬江蘇省蘇州市。 1995年6月,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 2001年2月28日撤消吳縣市,原吳縣市轄區分設為蘇州市吳中區與相城區。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實行郡縣制,建立吳縣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秦之後,吳縣的地域、轄屬屢有變化。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壹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壹城。 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壹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合城而治。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分縣境南部設吳江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合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銷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1959年撤銷震澤縣,復並入吳縣、吳江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吳江縣)。 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千米的城南開辟總面積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區。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0年,吳縣市轄29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128429人,其中:長橋鎮 24920人、車坊鎮 46709人、郭巷鎮 32331人、角直鎮 63068人、越溪鎮 19370人、望亭鎮 39692人、通安鎮 41723人、東橋鎮 26379人、黃埭鎮 45693人、黃橋鎮 27393人、東渚鎮 33541人、鎮湖鎮 20202人、陸慕鎮 48758人、蠡口鎮 44001人、西山鎮 42196人、渭塘鎮 34042人、北橋鎮 37557人、太平鎮 28918人、湘城鎮 29267人、陽澄湖鎮 21007人、木瀆鎮 71438人、藏書鎮 28673人、光福鎮 38999人、胥口鎮 22110人、太湖鎮 9577人、橫涇鎮 36764人、浦莊鎮 21752人、渡村鎮 25252人、東山鎮 52492人、月浜街道 25656人、蘇苑街道 24997人、龍西街道 24600人、吳縣市經濟開發區 25185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11266人、江蘇省太湖采石公司 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吳中區轄原縣級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浦莊、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角直、車坊、郭巷1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1年2月28日,吳中區正式掛牌。新設立的蘇州市吳中區轄原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角直、車坊、郭巷1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鎮。吳中區面積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萬。新設立的蘇州市相城區轄原吳縣市的陸慕、蠡口、黃橋、渭塘、太平、湘城、陽澄湖、北橋、黃埭、東橋、望亭、通安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陸慕鎮,相城區面積490平方千米,人口40.2萬。行政區劃調整後,蘇州市轄張家港、常熟、太倉、昆山、吳江5個縣級市和平江、滄浪、金閶、虎丘、吳中、相城6個區,市區面積擴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萬。 2001年,吳中區轄15個鎮:長橋鎮、胥口鎮、木瀆鎮、橫涇鎮、浦莊鎮、渡村鎮、東山鎮、西山鎮、藏書鎮、光福鎮、鎮湖鎮、東渚鎮、角直鎮、車坊鎮、郭巷鎮。 2002年9月,蘇州市進行區劃調整,將吳中區的東渚鎮、鎮湖街道劃歸虎丘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