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姜亮夫,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晚號成均老人。1902年4月12日出生於雲南省昭通壹個深受維新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家庭。先後在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學習,師從林山腴(思進)、龔向農(道耕)、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章太炎等學識宏通的學術大師。姜亮夫先生從清華國學研究院畢業後,於1927年到江蘇南通、無錫中學任教。1929年到上海,歷任大夏、暨南和復旦等大學教授,並兼任北新書局,主編進步文學刊物《青年界》。1933年任河南大學教授。1934年~1937年到法國巴黎進修期間,曾從巴黎、倫敦、羅馬等地訪求了數千件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和敦煌卷宗的資料回國。1941年~1946年和1948年~1949年曾兩次受聘於雲南大學,任雲南大學教授兼文法學院院長。1953年奉調任浙江師範學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繼任杭州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在雲...
姜亮夫,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晚號成均老人。1902年4月12日出生於雲南省昭通壹個深受維新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家庭。先後在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學習,師從林山腴(思進)、龔向農(道耕)、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章太炎等學識宏通的學術大師。
姜亮夫先生從清華國學研究院畢業後,於1927年到江蘇南通、無錫中學任教。1929年到上海,歷任大夏、暨南和復旦等大學教授,並兼任北新書局,主編進步文學刊物《青年界》。1933年任河南大學教授。1934年~1937年到法國巴黎進修期間,曾從巴黎、倫敦、羅馬等地訪求了數千件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和敦煌卷宗的資料回國。1941年~1946年和1948年~1949年曾兩次受聘於雲南大學,任雲南大學教授兼文法學院院長。1953年奉調任浙江師範學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繼任杭州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在雲南大學任教期間,姜亮夫先生以自己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品,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在文法學院的行政管理過程中,姜亮夫先生銳意改革,提出了給學生講課的主講教師要是教授、副教授,授課內容主要為其研究心得和成果;嚴格學生考試,提高學生素質;開辦講座,培養和活躍學院的研究風氣等措施。獲得了熊慶來校長的首肯,並在全校範圍內加以推廣。在此期間,姜亮夫先生還積極進行學術研究活動:與文史系主任方國瑜先生通力合作,組建了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出版了《文字樸識》壹書,著成《屈原賦校註》和《屈原賦今譯》初稿。姜亮夫先生在雲南大學任教的時間雖短,但他協同熊慶來校長推進了雲大的教學工作,為國家培育了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大大提高了文法學院乃至雲南大學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而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的組建,對西南文化的發掘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姜亮夫先生壹生潛心教學與研究,在敦煌學、聲韻學、楚辭學等國學的研究中堪稱大師。姜先生長年來筆耕不輟,著述豐碩,70余年來***撰專著106種,(部份在戰亂散失)約近億字。歷年出版28種,1134萬字。已訂稿待印4種,130萬字。發表在各學術刊物的論文(未收入論文集者),已查知者30余篇,約20萬字。《詩騷聯綿字考》、《屈原賦校註》、《歷代名人年裏碑傳宗表》、《瀛涯敦煌韻輯》、《屈原賦今譯》、—高窟年表》、《楚辭通故》、《楚辭論文集》、《楚辭書目五種》、《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等書是其著名的代表著作。其中,《楚辭通故》壹書,被海內外專家譽為“當今研究楚辭最詳盡、最有影響的巨著”。該書曾三易其稿,歷經40年成書。這種壹絲不茍,嚴謹治學的精神,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姜亮夫先生除了做學問和教書育人外,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擔任了不少重要的社會職務,並歷任:《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先秦分冊主編;浙江省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屈原學會會長、中國吐魯番學會語言學分會會長、中國音韻學會顧問、中國訓詁學會顧問、教育部學術顧問、《漢語大辭典》和《漢語大字典》顧問等職務。
1995年12月4日,著名學者姜亮夫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