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設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學系、新聞與傳播學系、國際文化學系、藝術學系和信息資源管理系,以及古籍研究所、韓國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等26個研究所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漢語史、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宋學4個研究中心;設有17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史、哲、法四大學科門類;擁有12個博士點(含中國語言文學壹級學科博士點),中文、歷史兩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中文、歷史2個教育部基礎學科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漢語史)。現有教授8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4人)、副教授81人。
中國語言文學類(含漢語言文學專業基地班、漢語言文學專業影視方向和漢語言文學、古典文獻、編輯出版專業)是國家文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及系統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影視專業基礎知識,既能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也能勝任機關、學校、科研機構、新聞出版部門、影視制播機構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主要課程:中國文學、世界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語言學基礎、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理論、電視攝像與編輯、古典文獻學、訓詁學、校勘學編輯學概論、音像編輯與制作、出版學概論等。
歷史學類(含歷史學國家基地班、博物館學專業)培養具備對人類文化遺產的評價、分析和鑒賞的基礎知識,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外交外貿、國際文化交流、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史學理論、考古學、中國歷史文選、歷史地理學、海外中國學文獻選讀、中外史學名著選讀等。文物及博物館學培養具備文物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文物保護、鑒賞、研究和文博事業管理的基本能力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展示設計、人類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博物館學概論、文物管理與法規、文物保護與鑒定技術、中國科技史、中國古代美術等。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含信息資源管理和電子政務方向)培養具備系統的信息資源管理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各類信息資源管理過程及相關技術,以及政務信息管理行為、程序,能熟練地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處理、檢索、傳播以及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本專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主要課程:信息管理學、信息資源與服務、信息檢索、信息分析、信息處理技術、網絡信息傳播、電子文件管理、電子政務、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等。
哲學專業哲學是人類智慧之學。主要研究人類的哲學思想、倫理思想和美學思想以及當代世界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理論問題。畢業生除繼續攻讀碩士、博士以外,可在政府機關、科研機構、高校及企事業單位工作。主要課程:哲學導論、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科技哲學、社會哲學、經濟哲學、管理哲學、倫理學、美學、邏輯學、宗教學、社會學、心理學等。
社會學專業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和發展變化規律,以更好地認識社會現象,制訂社會政策,解決社會問題,進行社會規劃和管理。畢業生適合在政府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從事社會規劃、管理、政策研究、調研分析、公關策劃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社會統計、中外社會思想史、經濟社會學、社會發展與現代化、公***關系學等。
新聞與傳播學類(含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培養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在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具有紮實基礎、掌握現代傳播知識與技能的新聞記者、編輯、媒介經營管理者等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具體從事報紙編輯、記者、廣播影視節目策劃和制作、廣播電視節目主持、網絡傳播與管理、廣告策劃、廣告制作與管理以及宣傳、公***關系等相關工作。培養能夠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型人才。主要課程: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新聞學、中外新聞史、新聞實務、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和制作、廣告學概論、廣告實務、公***關系學、專業英語等。
對外漢語專業該專業兼具漢語言文學與外國語言文學專業之長,註重英漢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了解,有進壹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
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英語文學、國際漢學研究、語言學概論、英漢翻澤、文學批評理論、跨文化傳播學等。
國際政治專業是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涉外性專業,註重英漢雙語教學,培養具有紮實的國際政治的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各級黨政機關外事部門從事外事和對外宣傳工作、新聞單位從事國際報道和評論工作、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國際政治學、國際法、國際組織、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關系史、近現代中國外交、美國政治與外交政策、外交學、英語口語、英漢翻譯等。
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
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有英、日、德、法、俄五個語種,設有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和俄語語言文學五個碩士點。學院有120余名教授、副教授。設有與德國柏林工大合作的德國學中心、德國大學入學資格DSH考點、與德國巴伐利亞州合作的中德文化研究所、由日本投資建設的日語中心、日本語能力考試考點、托福和BEC考試中心、工商出國人員BFT考點等機構。學院現任院長為國際著名語言學家和教育專家烏爾裏希·施泰恩米勒教授。
英語專業(英語語言文學方向、經貿英語方向、翻譯模塊)充分發揮浙大理工文管各學科的綜合優勢、註重訓練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知識、交叉學科知識和實用性知識,培養具有紮實語言功底,良好人文素養,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中英互譯能力,並熟諳英語國家國情和國際商貿知識的高級人才。畢業生能從事涉外部門和政府、外宣、出版、教學、廣播電視、教育、經貿、旅遊、外事等部門工作。主要課程:高級英語、英語戲劇表演及公***演講、英語辯論與商務談判、英美文學導論、跨文化交際、西方經典原著精讀、國際金融、進出口業務、外事旅遊翻譯、心理語言學、影視翻譯、口譯(交傳、同傳)。
日語專業培養日語語言文學專業人才,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基本技能和運用能力,對日本的文學、文化、歷史、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知識亦有較好的把握。畢業生可從事外事、外企、旅遊、教育、科研單位的工作。主要課程:精讀、泛讀、會話、視聽、翻譯、寫作、日本文學史及作品作家欣賞、古典文法、日語概論、最新影視劇欣賞等。
德語專業註重訓練學生的德語交際基本技能,強調學科交叉,側重培養熟諳德語國家國情、歐盟概況和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掌握經濟管理基礎知識、熟練掌握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和技能,並與國際接軌的復合型德語人才。在學期間,組織短期赴德留學。畢業生能從事外事、外貿、媒體、文化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課程:德語、德國與歐盟社會研究、德國文學原著選讀、(經濟)跨文化交際、德國經濟、德國文學理論、翻譯理論與實踐、科技德語與運用等。
法語專業突出語言應用技能和跨文化對外交際能力的訓練。教授法蘭西本國及加拿大、非洲等法語地區和國家的文化、文學、歷史、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知識,強調學科交叉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註重訓練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在讀期間赴法留學和實習。畢業生可從事外交、外貿、外事、翻譯、旅遊等涉外工作或進入科研、教學機構, 也可以出國繼續深造。主要課程:法語、泛讀、聽力、會話、翻譯、寫作、語言學、文學、文化與旅遊、經貿知識、商務洽談,影視片賞析等。
俄語(俄英雙語方向)強調俄英並重,致力於培養交際能力強、就業面寬、素質高的俄英雙語復合型人才。不僅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俄語語言基礎,掌握俄語國家文化,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著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在學期間,學生將赴俄留學壹年。畢業生可從事與俄語、英語有關的外經貿、外事、管理、文秘、教育、旅遊、新聞等工作,也可赴歐美國家及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繼續深造,攻讀文、史、經、哲、法等學科的碩士學位。主要課程:俄語精讀、口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新聞翻譯、外貿會話、俄語國家文化、俄羅斯藝術欣賞、俄語語言學、高級英語、英語聽說譯等。
關於分數妳得看妳自己省份的歷年錄取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