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郭沫若語言文字學成就
在語言文字學領域,其成就突出地體現在古文字學方面,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的研究方面。郭沫若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古文字為工具,以甲骨蔔辭青銅器銘文為史料來研究中國的歷史和古代社會。“對於未來社會的待望逼迫著我們不能不生出清算過往社會的要求。”這就是他研究古文字的鮮明的目的性。 他研究甲骨文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大東書局,1930年)、《甲骨文字研究》(大東書局影印,1930年)、《蔔辭通纂》(日本文求堂書店,1933年)、《殷契粹編》(日本文求堂書店,1937年)、《甲骨文合集》(主編)等。其中《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是運用甲骨文資料,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歷史的第壹部著作,在史學界影響很大。該書***收入5篇論文,其中與甲骨文直接有關的是第3篇文章《蔔辭中的古代社會》。文中開創性地利用古文字材料系統地說明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蔔辭通纂》是壹部關於甲骨文字全面精選總編通釋的著作。全書正編與別錄***編收甲骨929片。依內容分為幹支、數字、世系、天象、食貨、征伐、畋遊、雜纂等8類,且每類之後都有小結。這對於研究歷史、考古、古漢語、漢語史等的讀者都非常便利。書中考釋多有創見。其中還收錄了63字的長文,為蔔辭中字數最多的。《殷契粹編》選印了收藏家劉體智所藏的甲骨精品1595片,並加以分類、考釋。它與《蔔辭通纂》可幫助初學者認識甲骨文字,理解詞義,學習研究古文字的方法。 在金文研究方面,他首先確定了厘定器物年代的尺度,找到了貫穿所有青銅器“歷史的串繩”,從而建立了此項研究的科學體系,這是他在金文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金文研究的主要著作有《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大東書局石印,1931年)、《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國科學院 ,1957年)(為《兩周金文辭大系》《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三書的合集)、《文史論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收入關於金文的單篇論文及五六十年代新出土的銅器銘文的考釋文章)、《金文叢考》(1954年,其中收入了《金文叢考》《金文余釋之余》《古代銘刻匯考》《古代銘刻匯考續編》等書中有關金文的部分)。 石鼓文的研究為郭沫若古文字研究的又壹重要方面。石鼓文是我國現在最早的刻石文字,發現於唐初。他著有《石鼓文研究》(商務印書館,1939年)壹書。 除研究古文字以外,郭沫若還積極提倡漢字改革,支持漢字拼音化,並在《我們對推行新文字的意見》的宣言書上簽名等,主張漢字橫排右行,吸收日本改革漢字的有益經驗。他還提倡古書今譯,致力於古籍校勘工作等。郭沫若學識淵博,誌趣廣泛,造詣頗深,治學嚴謹,壹生著述甚豐,收入《郭沫若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