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發病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為主癥。壹般情況下發病後初始2周內為急性期,2周以後進入恢復期,半年以上則為後遺癥期。急性期以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效果最好,而在恢復期的治療中則中醫尤其是針灸治療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針灸能顯著改善癱瘓肢體和語言等功能,提高治愈率,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中風病歷史悠久,見效獨到。在20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即有明確記載:“偏枯(即半身不遂),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誌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余,乃可復也。”以後歷代醫家對針灸治療本病各有論述,無論是取穴還是針灸方法,都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代針灸工作者在總結前人治療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不斷創新,使針灸治療本病的有效率和痊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傳統的針灸方法以疏通經絡為主,多取陽經穴,輔以陰經穴,對中風癱瘓的多數癥狀確有療效。近來又有針刺“醒腦開竅”法應用於中風病的臨床治療,該法在選穴組方、運針手法方面進行了革新,以取陰經穴為主,陽經穴為輔,主要是改善元神之府大腦的功能,醒神通絡。利用蜜蜂尾針蜇刺穴位,比單純的針灸治療更有效果。蜂針液對於腦中風後遺癥的療效與其所含有相當復雜的化學成分直接相關,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這些化學成分廣泛的生物學作用和生物學效誚發揮綜合作用的結果。腦中風屬疑難病癥,中西醫治療尚無理想效果的藥物。采用蜜蜂針灸療法,給腦中風患者的康復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