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光復新疆之戰,又稱“左光復新疆”,是清末欽差大臣左指揮清軍,消滅入侵新疆的阿骨打勢力,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壹場戰爭。?
1865年(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後建立“哲德沙爾汗國”,占據新疆大部分地區。
1871年(同治十年),俄國重新占領新疆伊犁。1875年(光緒元年),左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監管新疆軍務。他提出了“緩進急戰”和“先北後南”的方針,做了充分的準備。
1876年(光緒二年)四月,清軍在肅州(今酒泉)宣誓,湘軍大將劉錦棠總理率軍入疆,不久收復古牧場、烏魯木、瑪納斯等地。
1877年(光緒三年)四月,清軍將士分三路進軍南疆,半個月之內,班、托克遜、吐魯番三城相繼下達,打開了南疆門戶。5月,阿古拜猝死。
從65438+10月開始,清軍先收復南疆東部四城,再趁敵人內部混亂,沖入西部四城。阿古博之子伯克胡利率領殘部逃入俄羅斯。1878 65438+10月2日(光緒三年11月29日),清軍收復和田,取得收復新疆戰役的最後勝利。
清軍的勝利粉碎了英俄吞並新疆的陰謀。曾紀澤於1881(光緒七年)與俄國成功談判《伊犁條約》,次年清政府收復伊犁。1884年(光緒十年),新疆建省,劉錦棠成為甘肅首任新疆巡撫。
擴展數據:
戰爭的影響:
1,政治意義: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粉碎了英俄勾結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圖,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清軍在戰爭中表現出的實力成為清朝通過談判收復伊犁的因素;?戰爭的勝利也為新疆建省奠定了基礎。
2.經濟和社會:
新疆光復後,左和都十分重視新疆的經濟振興,尤其重視水利和交通,並取得了壹定的成效。
隨著清軍收復新疆的戰鬥,以楊柳青鎮為代表的天津商人以“搶營”(即隨軍旅行,從事商業活動)的形式來到新疆,進而在新疆逐漸形成了以迪化為中心的天津商幫,對新疆近代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百度百科-清軍收復新疆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