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韓暢、韓延壽和韓德讓,誰先在大遼工作!給我壹份3Q左右的簡歷

韓暢、韓延壽和韓德讓,誰先在大遼工作!給我壹份3Q左右的簡歷

韓暢韓延壽

關於的民間傳說,看似是虛構的人物,但在1995年,內蒙古巴林左旗白音罕山出土了遼代秦相韓匡思的壹座家族墓群,隨後這裏又出土了“韓德威次子葉魯穗正(又名昌)”墓誌,讓韓昌的真實歷史面貌終於浮出水面。

韓暢(975-1027),遼代秦王韓匡思的第五子韓德威的次子。契丹名:盧野隋征。韓暢在盛宗通年間入朝為官,第壹次成為近衛將軍。開泰元年(1012),其四叔、遼大丞相、晉王韓德讓去世後,韓暢被調回朝廷重用,被封九品大臣,為北樞密院副使、北院徽使。因其功績卓著,又加了禦史大夫路沖、同朝政要為壹章(與丞相同銜),使其為平洲武官、平洲刺史。韓暢親自率領遼興軍在我們這個時代同政,淇水郡開國侯的軍銜,爵位,並且在大遼宋邊城,可見遼聖宗對他的信任和倚重。韓暢於2007年3月24日(1027)病逝於遼興軍官邸,享年52歲。

韓暢入朝是遼聖帝盛年間,也就是982-1012年中期,假設韓暢20歲入朝,也是995年,30歲時是1015年,因為沒有具體資料。

韓德讓是韓德偉的哥哥,也就是韓暢的叔叔。他肯定比韓暢早。

韓德讓曾經在遼做過官,韓暢曾經在遼的兒子遼聖宗做過官。

他們也可以通過出生時間來區分彼此。

韓德讓(941 ~ 1011年)是遼聖宗時期的壹位大臣。後封他為德昌,賜他為氏,名龍雲。遼朝皇帝景宗在耶律賢時代,厭倦了遷居,知道留在南京。幹衡元年(979),守南京遊都府(今北京),攻宋軍,授遼興軍節度使。不久,他以南院唐使的身份入朝。四年,死,遼盛繼位,蕭炎炎為攝政王,極受寵愛。統壹三年(985),輔佐耶律休哥、耶律斜軫、村上等重要官員,對聖宗初年政局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年,宋軍北伐。他打敗了曹彬和鑫米,做了楚王,回到了楚王的身邊。12年,戴世雲為北府兵丞相,唐朝領袖。耶律斜軫死後,韓德讓也是北院的唐使。十八年前拜丞相,做了齊王,宰相南北兩院樞密院。單源結盟後,遷封晉王,賜國號盧野;出了皇宮,在王子之上。他是遼代大臣中任職時間最長、權力最集中、最受寵愛、影響最大的壹位。他曾與蕭太後有過壹次約會,但由於政變而未能如願。據說景宗死後,他們像夫妻壹樣生活。他在聖宗前期的施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與漢族關系、維護遼宋盟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