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為經穴別名。指水泉。《外臺秘要》:“水源即水泉。”水泉為經穴名(ShǔiquánKI5)。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水,水液;泉,水泉。腎主水。穴屬本經郤穴,能治小便淋瀝的水病,故名。位於跟區,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中。仰臥或正坐垂足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跟骨內側面。有通經調血、疏利下焦的作用。主治婦科、前陰及本經脈所過處的疾患,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陰挺、妬乳、小便淋瀝、疝氣偏墜、腹中痛、目昏花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炎、膀胱痙攣等。壹般直刺0.5~0.8寸;可灸。
詳見百科詞條:水源 [ 最後修訂於2015/5/14 15:20:04 ***263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