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壹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
2、帝王人臣專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將、本將、本督、本帥等。3、通俗壹點則用:鄙人、後學、末學、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輩、灑家(早期白話)、老朽、貧僧(和尚)、老衲(和尚)。
4、“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如蘇軾《石鐘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經做熟了而且吃掉了)。5、“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復數.如《史記·項羽本紀》“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為什麽還要告辭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說的這些話,對我觸動很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6、“朕”在秦以前本是壹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父親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後就成為只能用於皇帝的專用代詞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我是始皇帝)。7、“昂”多用在《詩經》中,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人涉昂否,昂須我友”(別人涉水過河,而我卻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8、“儂”屬於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被作為第壹人稱代詞使用。
2. “我”字在古文中是怎麽說的
吾、余、予、愚、鄙人、在下
先秦以前:寡人
皇帝:朕、寡人
皇後、太後:哀家
老頭:老朽、老夫
老婦:老身
出家人:灑家
官人:下官
女子:妾、區區、奴、奴婢
讀書人:小可、不才
下人:奴才、老奴
補充:通俗的:我、吾,余、予、仆、咱、俺、區區、小子、晚輩、小可、鄙人、敝人、不才、某家、灑家、老朽(男)、老身(女)
貴族類:孤、孤家、寡人、朕、不谷、哀家、
官員:卑職、微臣、奴婢(滿族)、
3. 古文中“女孩”怎麽說“女孩”在文言文中壹般說“女子”,或用別稱:佳人、紅袖、青蛾、粉黛、佳麗、姝麗、碧玉
髫年、豆蔻、及笄等。這些對女人的稱呼,大多是從容貌和服飾妝容等方面著眼的,如以下:
1、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譯文:今夜酒未醉人人自醉,還要美人來攙扶。)
2、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諾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譯文:長安的那些富家子弟, 盤碗裏擺滿了各種腥葷。不懂得文人飲酒的雅趣, 只會醉倒在女人中。)
3、紅粉。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隱《馬嵬》:“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譯文:安祿山的兵馬聲勢浩大 地來了,皇帝被迫賜死楊貴妃,並將她匆匆埋葬,沒多久就化成塵埃了。這裏的“紅粉”指的是楊貴妃。)
4、粉黛。本指婦女塗在臉上的白粉和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譯文:回頭壹笑能迷住眾多的人,六宮的妃子都失去了美色。)
5、蛾眉。本指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借為美人的代稱。如唐代高適《塞下曲》:“蕩子從軍事征戰,蛾眉蟬娟守空閨。”(譯文:征夫從軍長年征戰在外,美麗的妻子天天獨守閨房。)
6、紅顏。本指婦女美麗的容顏,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壹怒為紅顏。”(譯文:全軍痛哭披上了縞素,哪知道將軍沖冠壹怒是為了紅顏。)
7、裙釵。因婦女著裙插釵,因此稱婦女為裙釵。如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譯文:想我堂堂壹個男子漢,還不如妳壹個女子。)
擴展資料
古代女子各年齡段的叫法:
1、生小:指幼年的時候。東漢末年的建安時期《孔雀東南飛》中就有寫道:“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裏”。(譯文:出生在小地方,從小在山野裏長大)
2、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發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出自《詩經》中《詩·齊風·甫田》:“婉兮孌兮,總角丱兮。”(譯文:漂亮孩子逗人憐,紮著小小羊角辮。)
3、髫年:在古代,女孩7歲稱“髫年”。詞語出自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譯文: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出自唐代杜牧的《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譯文:美麗的少女身姿輕盈美好,芳齡十三有余;她像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葉嫩花姣,隨風顫裊,美艷無比。)
5、及笄:古代女子滿15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出自出自周代《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譯文:女子到了十五就需要把頭發盤笄貫之,到了結婚的年齡。)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出自南朝宋代作者範曄的《後漢書.獻穆曹皇後紀下》,原文:“操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小者待年於國”。(譯文:曹操把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 :曹憲、曹節和曹華壹同嫁給漢獻帝 劉協為夫人,以束帛玄纁五萬匹為訂婚的聘禮,年幼的女兒暫且留在封國,待年齡長到可以婚配的時候再送進宮。)
7、艾:指50歲。出自秦漢年間儒家學者《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譯文:五十頭發就像艾草壹樣白了。)
8、花甲(耳順):指60歲,以天幹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出自唐代趙牧的《對酒》”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譯文:手摸著六十歲的胡子,反反復復的像玩珠子壹樣。)9、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出自《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發服戎,功成皓首。”(譯文:所以太尉段穎,英勇的名聲在世,在邊境堅守,頭發不整理的應對羌族起義,頭發白了才成功。)
10、耄耋:指八九十歲。語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譯文:說老人都能夠只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大王您的遍施恩澤連草木蟲魚都能得到好處。)
4. “畢業” 古人在古文中怎麽說出師。
古代學滿叫作出師,古代正經的學校沒有畢業壹說,屬於活到老學到老,直到考中功名。如說萬世師表的孔夫子,他的學生大多是終生追隨的。當然也可以放棄科舉而開設私塾,從學堂學習完成叫做出師。
出師壹詞最先出現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應用作題目名。
原文是: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曰,入太廟,南面而立;將北面,太師進鋮於君。君持鋮柄以授將,曰:“以此至軍,將軍其裁之”復命曰:“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退。勿以身貴而 *** ,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忠信。
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如此,日則士必盡死,敵必可亡”。將受詞,鑿兇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
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是以智者為之慮,男者為之鬥,故能戰勝於外,功成於內,揚名於後世,福流於子孫矣。
白話文釋義:
從古至今,大凡國家遇有危難,國君會選拔賢德之人作將帥以解救國難。出征前,齋戒三日,進至太廟告祭列祖列宗,國君面南而站,將帥面北而立,太師雙手奉上大斧(權力的象征),國君接過大斧,手持斧柄授給將帥說:“從現在開始,部隊由您指揮。”
然後,國君接著說:“作戰時,見敵人勢弱則進擊,見敵人實力強固則以退為主。不能因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輕別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意見獨特而聽不進部下的意見,不可以憑借自己功績顯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質。
部下還沒有坐下來休息時,身為將帥不能自己先坐下來休息,部下還沒有吃飯時,身為將帥也不要首先進餐,應該與部下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做到了這壹切,手下的將士必會竭盡全力,敵人也壹定會被打敗”。
將帥聽完國君的訓命後,宣誓效忠,然後親自打開兇門,率軍出征。國君把出征的軍隊送到北門,向將帥乘用的車馬跪拜同時又說:“將在外,不受君命。從今天起,軍隊中的壹切行動都由您來決策”。
這樣,將帥就具有了絕對的權威,也可以使智謀之人為之獻策,使勇犯之人為之效命沙場。由此,可以百戰百勝,立下汗馬功勞,也能揚名於後世,福澤恩及子孫。
擴展資料:
古代拜師儀式
1、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
2、行拜師禮。壹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3、師傅訓話,宣布門規及賜名等。訓話壹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拜師還需要準備六禮,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