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壹詞由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轉向了專指黃河中下遊的河南地區。根據史料,從春秋戰國時起,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到六朝時期,在這麽壹段時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原壹詞,開始,有時指原野,有時指中原地區。而到了後期,已經是專指河南地區了。中原壹詞便成為壹個專有的地區名詞。
最早,“中原”壹詞的意思是原野。《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這裏的“中原”是指“原中”。《詩經·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寫民眾在原野中采摘豆子。
到了春秋時期。據《國語·越語上》所記,越王勾踐在會稽之圍解除後,向百姓謝罪時說:“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說明春秋時期,中原壹詞仍有原野之意。《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這裏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說明,春秋時期,中原壹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國語·晉語三》記載,在是否納晉君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之,公孫枝曰:“不可。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讎。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這裏的中原有中原諸侯國之意。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在黃池盟會後,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主地位,吳王令“王孫茍告勞於周”,其中有壹句話說“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王事。以遠我壹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於郢”。追述先人事跡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今日的河南省。
到漢代,“中原”壹詞較多指河南地區。漢景帝時期所發生的七國之亂,主父偃評價說:“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是因為“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這裏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徐樂在上書漢武帝時曾經對“瓦解”作解釋時提到中原,“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漢書﹒徐樂傳》)這裏是說吳楚諸王在中原被擒。然而,漢代以後,“中原”壹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於子孫,名揚後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到了晉朝特別是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壹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壹詞,出現了92次,而以東晉時期出現的頻率最高,且大多與晉朝君臣光復中原的誌向有關。是後,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