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都昌坊口壹個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啟蒙,12歲就讀於三味書屋,勤學好問,博聞強記,課余喜讀野史筆記及民間文學書籍,對繪畫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不囿於四書五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努力掌握歷史文化知識。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越中先賢的道德文章,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響。魯迅少年時代,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壹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壹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壹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母親魯瑞,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
1898年春,魯迅離開故鄉,滿懷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翌年,因不滿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他廣泛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閱《時務報》,看《天演論》,深受維新思潮和進化論學說的影響,初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
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他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後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余“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在事實面前,有感於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壹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他參與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早期重要論文。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於人,不在於物;在於精神,不在於物質;在於個性,不在於“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於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
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執教,擔任化學、生理學教員,後又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校長)。他壹方面教書育人,培養青年, 壹方面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他領導故鄉文學團體“越社”, 支持創辦《越鐸日報》。 1912年初, 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赴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隨教育部遷至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壹科科長,同時先後受聘於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等壹些高等院校,擔任校外兼職講師。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壹起,寫文章,辦雜誌,揭開了中國五四運動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1918年,他發表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通過象征的藝術手法,無情地揭露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強烈地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惡。此後,魯迅“壹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姿態,創作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許多小說和大量雜文、隨筆、評論,從而成為五四五四運動的先驅和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1926年夏,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南下廈門,擔任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同時兼任國學院教授。1927年初,魯迅又轉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擔任了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同時兼任教務主任,壹邊從事教育和文學創作,壹邊投入新的戰鬥。同年4月,反革命政變發生,魯迅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因營救學生無果,憤而辭職。在血的教訓面前,魯迅早年形成的社會發展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從此,他的思想發展進入了壹個嶄新的起點。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
1927年10月,魯迅到了上海,從此定居下來,集中精力從事革命文藝運動。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誌。193O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壹,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他參加和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許多革命社團。他主編《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許多刊物,團結和領導廣大革命的、進步的文藝工作者,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政府及其禦用文人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堅持韌性戰鬥,撰寫了數百篇雜文。這些雜文,如匕首,似投槍,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產黨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與世長辭,終年55歲。
魯迅寫過壹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壹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壹生寫下了800多萬字的著譯,他的《吶喊》、《仿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壹版再版,被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是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社戲是魯迅以第壹人稱虛構的壹個童年故事,並不是他本人真正經歷過的.妳要寫主題可以寫: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還是為了寫理想中的農村生活來批判現實中的農村,這是作者的主要目的所在。
回答者: 高樓居士 - 大學士 十六級 10-15 08:32
介紹魯迅,如果可以再說說他的作品《杜戲》
回答者:gezhen123 - 魔法學徒 壹級 10-15 08:36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留學日本,原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25年積極支持女師大的學生運動。1926年“三·壹八”慘案,魯迅憤而揭露中外殺人者鎮壓愛國學生的滔天罪行。在參加三月25日女師大的追悼會後,4月1日寫下了著名的《記念劉和珍君》壹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 魯迅 先生壹生的真實寫照,面對白色恐怖,他不顧自己的安危,擔心的是革命青年。面對戰友的離去,他雖感苦悶,但依然奮起,用筆端來嘆息勞苦大眾的命運。面對深愛的戀人,他感到自己的所惜與被惜。在生命的最後歲月, 魯迅 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他洞悉了生活的本義。就在這對世界的感悟,對人生的反思中,壹個民族魂在靈柩中安息了……
******************************************************
課文研討
壹、整體把握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壹部分,描寫作者幼時壹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壹段難忘的體驗。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壹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壹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壹;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夥伴的小領袖壹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發,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鬥,“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於為他人著想。
本文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作者采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幹凈,生動傳神。作者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等手法,如表現船行之快,用遠山來陪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寫船,“那航船,就像壹條大白魚背著壹群孩子在浪花裏躥”,化靜為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為什麽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民風淳樸的鄉村,對壹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作者作為客人,“在這裏”“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小夥伴們對“我”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看社戲”壹節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裏“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麽多規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決沒有壹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於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壹種多麽寶貴的享受;而且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於城鎮宅院中“我”那種受束縛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了。
2.六壹公公是壹個怎樣的形象?
六壹公公是淳樸鄉民的形象。六壹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壹句,“竟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他的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至於他誇“我”“讀過書”“將來壹定要中狀元”之類的話,只不過像今日誇某個孩子聰明,將來壹定能考上好的大學壹樣。也有觀點認為六壹公公雖是個好人,但是有農民的局限。他誇“我”的話,表明他意識深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這在當時也是難免的。
練習說明
壹、課文結尾說:“真的,壹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妳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壹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夏夜行船、月夜歸航在寫景敘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過哪些所見所聞所感來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歸航中“我”的心情與去看戲時有什麽不同?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所見: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漸望見依稀的趙莊,……還有幾點火,……
所聞: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
月下歸航寫了眾小夥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為船慢”,而此時“我”和小夥伴們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
三、揣摩下列詞語,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松”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麽樣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山為什麽說“踴躍”?)
3.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壹般,又漂渺得像壹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
(“回望”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罩”表現了怎樣的情形?)
4.不料六壹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壹翹,得意的說道……
(被人偷了豆,六壹公公為什麽還要“感激”?)
此題意在讓學生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
1.“輕松”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我”歡喜輕快的心情。
2.以動詞“踴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這個詞的含義與現在不壹樣,作者在這裏是創造性地賦予了這個詞以新的含義。
3.“回望”兩字,表現“我”依依的心情。“罩”通過視覺表現戲臺如夢如幻的情景,與來時呼應。
4.因為城裏讀過書的“我”對他的豆子的誇獎。表現了六壹公公淳樸厚道的性格。
四、△有人認為本文直接寫社戲的內容太少,而寫社戲以外的內容太多,因此建議把標題改為“平橋村壹夜”之類的題目。妳同意這壹看法嗎?為什麽?如果大家對此有興趣,不妨開壹次小組會討論壹下這個問題。
此題意在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解回答。
教學建議
壹、這篇文章主要是回憶美好的童年往事,教學時要以此為重點。有觀點認為這篇文章有批判封建禮教、抨擊黑暗社會的內容,這種看法有些偏頗,教學時應避免。
二、有些問題,如小夥伴們“偷”豆,六壹公公的“感激”,依現在的道德觀衡量,學生可能不理解,教學時要適當引導和講解。
三、可以學習本文為契機,適當引導學生關註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開展語文活動。
回答者:韶斯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15 09:15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運動後使用的壹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回答者:dzrong2006 - 秀才 二級 10-15 10:02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壹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仿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壹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社戲》的主題,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憶戀兒時夥伴,懷念童年快樂,有的說是贊美農民和農家孩子的種種優良品質,有的說是向往美好生活,甚至有人說是提出了中國革命的農民問題。本文擬就該小說中的兩個疑問另行思索探討,提出顯異於歷來諸家說法的看法。
壹、堂堂魯迅,竟如此拙劣?
社戲》入選為課文時,被刪去了前截的壹千五百多字。被刪文字的末尾作者寫道;“我確記得在野外看過很好的好戲……我看那好戲的時候……恐怕我不過十壹二歲”,課文末尾亦即全文的末尾,作者又感嘆道:“真的,壹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好戲”,“好戲”,“很好的好戲”!如此說來,那夜所看的戲必是頂好無疑了。其實不然。只要讀讀課文中從“最惹眼的是”到“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壹段(八個自然段,九百多字)文字,便會確認那晚趙莊的社戲在“我”和小朋友們的眼裏相當糟糕:那戲是“我最怕”的,只能使人扯呵欠、打瞌睡而無法撐熬的,是“十分掃興”而惹人“破口而罵”的,怎麽會是“很好的好戲”呢?看社戲之前的壹千壹百多字寫孩子們神往社戲。如果社戲確實理想,則無疑是正面的渲染烘托,但盼到的結果卻是“十分掃興”,這神往與掃興的強烈反差又把那社戲顯得更掃興而該罵了。看戲之後回歸途中的偷豆情節中,大夥是多麽輕松,多麽興奮,多麽暢快啊!這無疑又與看戲時的困倦、掃興、怨憤構成鮮明對比,更反襯出當晚的趙莊社戲糟糕到了極點。雖然那十分掃興的戲中也並非毫無可看的壹點:“忽然壹個紅衫小醜被綁在臺柱子上,給壹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又振作精神笑著看。在這壹夜裏,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最好的壹折。”但是這兩句話中,不但毫無欣喜贊美之情,反到露出幾分遺憾之意:整晚的戲,可看之處僅此壹個短小細節而已,它比起大夥喜愛和“我”所盼望的“鐵頭老孫連翻八十四跟鬥”和“白蛇精”、“跳老虎”來,不知有多乏味!即使就算這兩句話是純粹的美言吧,也才僅僅寥寥六十多字,而文中直接寫那戲難看是壹千來字,加上反襯該戲掃興的,竟多達三千四百多字,是“美言”的五十多倍!這有如說是在寫戲好看,倒不如說是以其中丁點兒的醒目之處反襯整夜的“社戲”非常掃興。作者反復贊嘆那戲很好很好,卻又調動多種手段把那戲描寫得很糟很糟,豈不是賣矛又賣盾?堂堂魯迅竟如此拙劣?《社戲》開頭的壹千五百多字寫我在京城所看的兩場“中國戲”,頭場是“咚咚皇皇之災”,不及入坐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第二場雖然強熬著看了許久,但最終還是“省悟到這裏不適於生存”而逃之夭夭,並從此便“與中國戲告了別”。接著引了日本學者的話評議道:“中國戲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頭昏腦眩,很不適於劇場演出。” 京城裏的這兩次“咚咚皇皇”、“毛骨悚然”之災與題目“社戲”,與我們素來所抱持的《社戲》的那些中心思想裏的任何壹說,都沒有任何直接聯系,但作者卻為之用墨如潑,文字竟達全文的四分之壹,這已夠令人大惑不解了。但作者卻似乎竟然還嫌離題不夠遠,寫完“咚咚皇皇之災”後,剛剛提起兒時所看社戲,卻又立即將它撂開,放開筆墨去大寫“掘蚯蚓”、“釣蝦子”、“牛欺生”。文題是“社戲”,這些內容與題目有什麽聯系?以上兩部分***二千壹百多字,占全文的百分之四十,豈非下筆幾千言,離題數萬裏?這究竟是魯文筆之大弊還是我們理解的偏差呢?
如果僅從“社”和“戲”的本意去理解“社戲”,如果仍然抱持我們過去所概括出的“社戲”的主題,便只能認定《社戲》的內容自相矛盾且過半文字離題萬裏,只得承認魯迅先生的“杜戲”的構思拙劣透頂。如果要否定這種與魯迅先生極不相宜的看法,便必須突破字面去探索·《社戲》的主題。俗話說,舞臺小社會,社會大舞臺。“戲”、“劇”通常都有本義和比喻、象征義,還可能有本義與比喻或象征兼用的雙關義、三關義。人所***知,魯先生喜歡並擅長比喻、象征、暗示、雙關等修辭藝術。戲劇範圍的概念的雙關使用也不乏其例。如《贈日本歌人》:“春江好景依然在,遠國征人此際行。莫向遙天望歌舞,西遊演罷演封神。”其中的“歌舞”和“西遊”、“封神”用的都是雙關。如果視“社戲”中的“戲”為雙關,則戲前戲後的情節都是“戲劇”情節,戲內戲外的人物都是“戲劇角色”。這樣,《社戲》所寫諸事都是“戲”,而《社戲》中所有人物都是“角”,那麽其中看似與題目無關的文字也就緊扣題目了。如果視“戲”為由其本義與象征義構成的雙關,因而視文章前部那作者反復四次以“中國戲”稱之的兩場京城戲為中國社會生活的象征,則這部分文字不沾主題之嫌也就可以排除。如果不視為兼象征義,則京城的“中國戲”與文中的兒戲便毫無聯系而不能構成對比,因為它們各屬壹個截然不同的領域而毫無可比性;如果視“戲”兼有象征義,則京城戲與農村社戲和兒戲都象征人們的社會生活,因而處於同壹領域而具備了可比性。也只有視“戲”兼象征,趙莊社戲之前之後的情節才能算“戲”,社戲》裏邊才有“好戲”;《社戲》裏有那麽多“好戲”,該文所謂“自相矛盾”之嫌便煙消雲散了。可見,“社戲”中的“戲”必須作兼有象征意義的雙關理解。
“社戲”中的“社”用的同樣是本義與象征構成的雙關義。第壹、既然“社戲”中的“戲”為雙關而含義廣博,那麽其中的“社”就不大可能僅用其本義而含義單薄。第二、“社”的本義是土地神,引申為“社廟”,即祭土地神的地方,又引申為祈、酬土地神的活動;由於人們對土 谷神的崇拜,“社”與“稷”組成“社稷”則表示帝王的土谷神祭壇,又象征王權和國家、民族;後來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