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謎語的來源。,

謎語的來源。,

謎語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先秦古籍《周易》、《左傳》、《荀子》等中,都有很多謎語的記載。據周作人考證,《吳越春秋》中“斷竹,續竹,飛土,逐穴”可能就是最早的謎語,描寫的是打獵的事情。但也有學者認為,見於《周易》的商代歌謠“女承筐”,可算是中國謎語的最早記錄之壹:“女承筐,無實;士封羊,無血。”它巧妙地表現了牧場上壹對年輕牧羊人夫婦剪羊毛的情景。戰國時的荀子寫了壹篇《蠶賦》,雲: 冬伏而夏遊,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 文中用隱喻的方式,對蠶的形狀、功用、習性作了生動細致的描繪,有底有面,很像謎語。 漢代的東方朔是位幽默大師,他非常喜歡作隱語,並且喜歡推廣隱語,《後漢書》中說:“朔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膚淺,行於眾庶,童兒牧豎,莫不炫耀,而後世好事者乃取奇言怪語附著之朔。”但是那時還沒有“謎語”這壹稱謂,南朝詩人鮑照作“字謎三首”,才開始出現“謎”字。劉勰的《文心雕龍?6?1諧隱篇》是最早闡述謎語的文藝理論著作,書中言:“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從此,“謎語”壹詞正式使用並廣泛傳播開來。 到了宋代,隨著市民文藝的興起,謎語已經達到了非常普及的程度。如南宋時,杭州人元宵佳節將謎面貼在碧紗燈上,於是又衍生了“燈謎”這壹名稱。現在人們所說的燈謎,實際上就是謎語,已不壹定貼在燈上。明朝時,出現了善於寫燈謎的民間藝人,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余》記載了杭州元宵猜燈謎情況:“杭人元夕,多以謎為猜燈,任人商略。永樂初,錢塘楊景盲,以善謎名。”明代前,還沒有專門記載謎語的書,壹些謎語只是散見於史書、詩話、筆記中,明代出現了專門記載謎語的書籍,如《謎社便覽》、《千文虎》等等,不過這些書多已失傳。馮夢龍編輯了《黃山謎》專集,搜集了大量的古代謎語,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有趣的謎語資料。到了近現代,謎語更成為壹種活躍大眾文化生活、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的重要文學形式,各種各樣的謎語研究著作和專集紛紛出版,數量眾多。 謎語是由謎面,謎目和謎底三部分結構的。 謎面是謎語的喻體,又叫“表”,它是巧妙隱喻著謎底(本體)的單字、多字、成語、古今詩詞文句或作者自擬的句子,也可以是圖形或其他符號和公式,但多數采用短謠、韻語或詩詞的形式。 謎目是指謎面要求猜射的事物的範圍,壹般以“打壹某某”或“打壹某某類的事物”來標誌。如果不規定猜謎的範圍,猜謎者將無所適從,難以猜測。 謎底是指謎面所要求猜射的事物,即謎語的本體。猜謎者要在謎面規定的範圍內,找出它所指的實際事物,猜出謎底。 猜謎也要講究壹定的方法。壹些看似很難的謎語,其實也有它的“秘訣”,那就是謎格。“學謎先學格”,謎格是謎語的附加條件,即壹種特殊的規定,或特定的猜謎公式。用格的謎語,必須要按照此謎格規定的格式去猜,才能猜對。謎格很多,猜法大不壹樣。目前,最常用的謎格主要有這麽幾種: 移字類謎格,如卷簾格、上樓格、下樓格、掉首格、掉尾格、秋千格、蕉心格等。 分讀類謎格,如蝦須格、碎錦格、燕尾格、展翼格、蠅頭格、蜒尾格、中分格等。 半讀類謎格,如徐妃格等。 重讀類謎格,如回文格、離合格等。 諧讀類謎格,如白頭格、梨花格、粉底格、素心格等。 訛讀類謎格,如亥豕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