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孝呢?《論語》中關於“孝”的論述有好幾處,其中有四則,讓人感觸最深。第壹處是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孔子在論述某個事物或者道理的時候,不是壹以貫之,而是“看人下菜碟”,針對不同的對象給出不同的回答。在這壹對話裏,孔子說“孝”是“無違”,強調了“禮”,這是因為孟懿子所屬魯國三桓,而三桓對魯國國君,最缺的就是禮,他們基本架空了國君,是實際的掌權人。所以,孔子有此回答。而“無違”和“禮”在今天對待父母上也是可取的。有時,我們會因為爸媽是家人,就隨性而為,對他們的話想聽就聽,不想就充耳不聞,甚至惡劣反對。這不能說是做到了“孝”吧?哪怕我們心裏不認同爸媽的道理和做法,面上能做到“無違”和“禮”,相信,父母都會開心很多,讓他們開心,就是我們的孝心。而死葬、祭祀如果也能按照禮來進行,則能將“孝”延續,也能有效地形成感恩孝順的良好家風傳承,從而積澱起家族底蘊。
第二處是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此處解釋有兩種,壹是說憂慮父母之疾,壹是說父母憂慮孩子之疾。楊伯峻先生采用了第二種說法,認為如何做到“孝”呢,就是不要讓父母擔心自己的健康。個人覺得第二種解釋更好,憂慮父母疾病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而為了不讓父母憂心自己的疾病而努力愛護自己,卻不是大家所能意識到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傷在兒身,痛在母心。孩子的壹點點不舒服都能引發父母的深深擔憂,那麽,愛護自己,能讓父母免除這種擔憂,不正是更深層次“孝”的表現嗎?
第三處是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遊是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中唯壹南方弟子,經常向孔子請教學問,被譽為“南方夫子”。孔子在向子遊說“孝”時,用了對比舉例,將這個問題解釋得十分形象、深刻。
供養父母,是每個孩子的義務。於是父母需要錢了就給錢,父母需要照顧了,就管好壹日三餐,能做好這些,基本就會被人誇贊孝順了。可是,在孔子看來,這並不是“孝”。家裏的牲畜也能獲得供養,區別在哪裏呢?尤其是當下,不少家庭裏的寵物獲得的供養標準那是非常高的。所以,孔子說,不能用“有養”來判定是否“孝”,而應該看是否有“敬”,那麽,對待父母,我們做到“敬”了嗎?
第四處是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認為,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肴,長者先吃喝,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都不是真正的孝。而不好做到的“孝”是在父母面前經常有愉悅的容色。《禮記》裏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壹個深愛父母的孝子,那麽他在父母面前必定是有柔順謙和的儀容。每天都對父母有愉色,有婉容,我們做到了嗎?
百善孝為先,人人都會成為被“孝”者,那麽,如果人人都盡量向“孝”靠近,我們的未來應該會更加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