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龍的ppt山海經文言文

關於龍的ppt山海經文言文

1. 哪位知道《山海經》當中關於龍的記載的文字啊

燭龍:《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裏,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應龍:《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山海經·大荒北經》:“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夔龍:《山海經 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壹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蛟龍:《山海經·海內經》:“鯀死,三歲入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2. 哪位知道《山海經》當中關於龍的記載的文字啊

壹、原文

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二、譯文

應龍就住在這座山的最南端,因殺了神人蚩尤和神人誇父,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沒了興雲布雨的應龍而使下界常常鬧旱災。下界的人們壹遇天旱就裝扮成應龍的樣子求雨,就得到大雨。

三、出處

出自戰國時期佚名創作的壹篇散文《山海經·大荒東經》。

擴展資料

《山海經》自古稱為奇書,學者或據以考地理,或藉之論神話,世人所津津樂道者則無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遠方怪物。對華夏世界觀發生過巨大影響的“天書”。明代以前,只有東晉的郭璞認真研究它並做了註解,但是仍然留下許多“不詳何物”的字句等待後人破解。

《山海經》講的是海外大荒、遙遠國度中的怪物、怪人、奇風異俗,是歲時月令,是古人時間知識的反映。書中大量的內容是關於海外諸國比如結匈國、羽民國、讙頭國、厭火國等等的人物形象的描述,是壹幅描繪歲時場景的月令圖。

百度百科-山海經·大荒東經

百度百科-山海經

3. 收集關於山海經的古文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

壹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壹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壹卷,***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多少會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山海經》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介紹了中華腹地的山川寶藏,特別是壹些異鳥怪獸、奇花異石,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其中《海外經》介紹了傳說中的海外異國,如雙頭國、三首國、女子國、丈夫國、大人國、小人國等國的風俗習慣,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賞心悅目,而且能使人增長很多知識。《山海經》的內容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壹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地理書。

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壹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全書18篇,約31000字。五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4篇、大荒經4篇、海內經1篇。

《漢書·藝文誌》作13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全書內容,以五藏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做為壹組;海內經4篇作為壹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壹組。

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壹組,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幹節,前壹節和後壹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系表現的非常清楚。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壹壹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

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古代中國也壹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目錄 山經 第壹卷 《南山經》 第二卷 《西山經》 第三卷 《北山經》 第四卷 《東山經》 第五卷 《中山經》 海經 第壹卷 《海外南經》 第二卷 《海外西經》 第三卷 《海外北經》 第四卷 《海外東經》第五卷 《海內南經》 第六卷 《海內西經》 第七卷 《海內北經》 第八卷 《海內東經》 第九卷 《大荒東經》 第十卷 《大荒南經》 第十壹卷 《大荒西經》 第十二卷 《大荒北經》第十三卷 《海內經》大禹 第壹卷 《南山經》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 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谷而黑理,其華 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 狌々,食之善走。麗{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註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 疾。

又東三百裏,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又東三百八十裏,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又東三百七十裏,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

有獸焉,其狀 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註於憲翼之水。

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 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又東三百裏柢山,多水,無草木。

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 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鮭,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又東四百裏,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

有獸焉,其狀如貍而 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又東三百裏,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

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 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尃訑,佩之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 足三翼,其名曰,食之無臥。

又東三百裏,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 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註於即翼之澤。

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 音如鴛鴦,食之不疥。又東三百五十裏,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多沙石。

汸水出焉,而 南流註於淯,其中多白玉。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裏。

其神 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壹璋玉瘞,糈用稌米,壹璧,稻米、白菅為 席。《南次二經》之首,曰櫃山,西臨流黃,北望諸毗,東望長右。

英水出焉,西南流註幹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 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東南四百五十裏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 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又東三百四十裏,曰堯光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金。

有獸焉,。

4. 有關龍的文言文

黃龍者,四龍之長也。不漉池而漁,德至淵泉,則黃龍遊於池。能高能下,能細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長,乍存乍亡。赤龍、《河圖》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河出《龍圖》。

《周易》曰:雲從龍,風從虎。

《管輅別傳》曰:龍者陽精,以潛於陰,幽靈上通,和氣感神,二物相扶,故能興雲。虎者 *** ,而居於陽,依木長嘯,動於巽林,二數相感,故能運風。

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誌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5. 關於“龍”的文言文有什麽

1、《雜說壹·龍說》唐代:韓愈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2、《葉公好龍》兩漢: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3、《宮之奇諫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壹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問於蔔偃曰:“吾其濟乎?”

對曰:“克之。”

公曰:“何時?”

對曰:“童謠曰:‘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燉燉,火中成軍,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鶉火中,必是時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從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於王,故書曰:“晉人執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5、《吊屈原賦》段落 兩漢:賈誼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郁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蟥?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雲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

6. 關於龍的寓言故事,必須是古文和翻譯

葉公好龍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仆夫而去,說:“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裏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裏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說:‘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譯文:

子張去拜見魯哀公,過了七天魯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說:“傳說妳喜歡人才,因此,冒著風雪塵沙,不敢休息而來拜見妳。 結果過了七天妳都不理我,我覺得妳所謂的喜歡人才倒是跟葉公喜歡龍差不多。據說以前葉子高很喜歡龍,衣服上的帶鉤刻著龍,酒壺、酒杯上刻著龍,房檐屋棟上雕刻著龍的花紋圖案。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來到了葉公家裏。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 ,龍尾伸進了大廳。葉公壹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臉色驟變,簡直不能控制自己。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呀!他所喜歡 的只不過是那些似龍非龍的東西罷了!現在我聽說妳喜歡英才,所以不遠千裏跑來拜見妳,結果過了七天妳都不理我,原來妳不是喜歡人才 ,妳所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似人才非人才的人罷了。詩經早說過:‘心中所藏,什麽時候可以忘!’,所以很抱歉,我要離開了!”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壹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