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河表裏潼關路上壹句

山河表裏潼關路上壹句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山坡羊·潼關懷古

作者: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賞析

全曲分三層:第壹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峰巒如聚:形容重巖疊嶂,群山密集,綿亙不斷。「山河」句:言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形勢十分險要。潼關:在今陜西潼關縣北,歷代皆為軍事要地。?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 本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壹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壹“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壹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第二句寫怒濤洶湧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壹“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誌,壹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湧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註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為此景所動,第三句寫渲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山河表裏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壹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層(四壹七句):望西都,意踟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③西都:指關中壹帶,周、秦、漢、北朝、隋、唐等朝均在這裏建都。④踟躇:原指猶豫不決,徘徊不前。這裏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沈思。⑤「傷心」句:言經過秦漢的故都,想起那「妳方唱罷我登場」的興亡往事,引起無窮的傷感。⑥「宮闕」句:言在無數的戰亂中,過去的宮殿已經化為了壹片焦土。宮,宮殿。闕,王宮前的望樓。?

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沈的感慨。第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吊古跡,思緒萬千,激憤難平。“望西都,意踟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西都”即長安,長安不僅是秦漢都城,魏、晉、隋、唐都建都長安。作為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現在,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壹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怎能不令詩人踟躇傷心呢? 曾經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它的繁榮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過記載,可如今眼前只剩下壹片荒涼,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第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何等令人“傷心”啊!這壹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讀者很容易想象。在這裏概括了歷代帝業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這裏作者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余裏。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百余裏。”後來項羽引兵西屠鹹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見《史記·項羽本紀》。故曰:“阿房壹炬”。) 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秦漢的壹宮壹闕都凝聚了天下無數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漢王朝為彰顯壹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但它卻隨著秦漢王朝的滅亡而化為焦土。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讓作家沈重的說出第三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