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琴發源地

古琴發源地

中國古琴,又名七弦琴、秦雨、七弦琴,是中國傳統的彈撥樂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沈,余音繞梁。古書記載伏羲造琴,還有神農造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加壹弦,武王加壹弦為七弦,可見中國古琴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關於秦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詩經》等古籍。在周代,古琴不僅用於城郊寺廟祭祀、宮廷會議、儀式等雅樂中,盛興也在民間。《詩經·周南·關雎》曰:“窈窕淑女,琴瑟之友”;《詩經·瀟雅·鹿鳴》:“我有客,擊鼓彈琴”;《詩經·瀟雅長堤》:“妻相處如鼓琴瑟”;《詩經·瀟雅鼓鐘》:“鼓鐘秦琴,鼓樂器鼓秦琴”;《詩經·瀟雅·福田》:“彈琴鼓治田祖”;《詩經》:“椅畫桐木,琴桑伐”;《詩經·鄭風·女子雞鳴》:“琴在朝廷,故靜而好”;這說明古琴在古代是被人們廣泛認可的。

聲音特征

中國古琴的音域是四個八度兩個音。散音7個,泛音91個,聲調147個。古琴的聲音非常獨特,大多數人在聽音樂時都能感受到古琴的靜謐和悠遠。“靜”可以說是琴聲的最大特點,也被稱為“古之聲”、“天地之聲”。這裏的“靜”有兩層意思。壹個是提琴需要安靜的環境,壹個是提琴需要安靜的心境。古琴的三個音,散、泛音、壓,很靜。散音松散而深遠,使人想起古代;其泛音似自然,有壹種冷若遊仙的感覺;按音來說,很豐富,指縫下的韻微妙而悠長。當它像人類的語言時,它會說話,當它像人民的心情時,它空靈多變。泛音如天,聲如人,散音如地,稱為天地三音。所以古琴,壹器三聲,才能體現人情,達到天地宇宙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