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戢簡介及詳細資料

戢簡介及詳細資料

部首筆畫

部外筆畫:9,總筆畫:13

五筆86:KBNT 五筆98:KBNY 倉頡:RJI

筆順編號:251122111534 四角號碼:63450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6222

基本字義

1. 收斂,收藏:~翼。~影。載~幹戈(把兵器收藏起來)。

2.止,停止:~怒。~鱗(喻蓄誌待時)。

3.姓。

詳細字義

〈動〉

1.收藏[兵器] [store up]

載戢幹戈。--《詩·周頌·時邁》

夫兵戢而時動。--《國語·周語》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國語·周語》

2.又如:戢刃(收起刀劍等利器);戢戢(聚集);戢載(收集裝載);戢藏(收藏)

3.引申指停止戰爭 [s]

弗戢,將自焚。--《左傳·隱公四年》

4.又如:戢戈(息兵);戢兵(停用兵器,禁用武力);戢武(息兵)

5.收斂 [converge]

戢,斂也。--《小爾雅》

戢其左翼。--《詩·小雅·鴛鴦》

不戢不難。--《詩·小雅·桑扈》

翼翼歸鳥,戢羽寒條。--陶淵明《歸鳥》

6.又如:戢鱗(斂鱗。魚止息不遊。比喻懷誌坐待時機);戢羽(斂翅止飛);戢身(斂跡)

7.隱居 [live in seclusion]。如:戢伏(隱居);戢景(戢影。藏匿行蹤。比喻退休隱居);戢跡(匿跡)

8.約束 [restrain]。如:戢軍(約束士兵);戢制(制止);戢手(束手);戢畏(猶畏服);戢禦(約束統治)

常用詞組

1.戢翼 jíyì

[retire from public life] [鳥]收攏翅膀,不再飛翔。比喻退隱

2.戢影 jíyǐng

(1)[go into hiding]∶隱匿蹤跡

(2)[retire from public life]∶退隱閑居

戢影田園

英文翻譯

1. to put away; to store up

2. to fold; to restrain

戢姓的來源

戢 ZHE OR JI (第二聲)

傳說為舜裔姓氏,即舜帝支姓氏。

唐朝時武則天派討伐元帥張天佐率三十萬大軍進軍房州(今房縣),剿滅犯上作亂的薛剛。對於幫助薛剛護唐反周的戢天成罪加壹等,並且嚴令房州對所有戢姓的平民,壹律就地斬決,免生後患,這下房州百姓可遭殃了。

張天佐持武則天聖旨,有恃無恐,進入房州,壹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路上遇壹人,先問姓氏,假如姓戢或者與戢相近讀音的計和冀諸姓,不管三七二十壹,壹刀就砍去腦袋。

薛剛和戢天成商儀,戢家軍撤向九道寨,避開鋒芒。官軍太多,給養困難,在房州呆不長。老營戢家榜子壹帶的老百姓也要四鄉疏散。這時,私塾先生戢良義求見戢天成:"戢家榜子人可以跑,但房子田地搬不走,宗祠祖墓搬不走。我以身家性命擔保,戢家榜子人不撤,可保無事。"戢天成詢問了辦法,認為可行,只撤年輕婦女和小孩。

不壹日,張天佐臨近房州州治,快馬來報,前邊有壹莊子,好像就是要找的"戢家榜子"。張天佐心中暗喜,加鞭急馳。到村口,張天佐傻眼了!原來別的莊子是官家未到,人逃得壹個不剩。可這個莊子是田裏有人幹活,河裏有人洗衣,放牛放羊的象是沒看到這多部隊似的,仍散散漫漫地攔羊趕羊。穿著破衣爛衫的戢良義匆匆來和張天佐打招呼:"大元帥大青天,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妳們給盼來了呀!"說著,雙膝跪地,三叩九拜。張天佐下馬扶起戢良義,"快快請起!這個莊子可叫戢家榜子?"戢良義忙拉住張天佐雙手:"再莫說起,這個莊子叫翟家榜子,和戢天成的戢家榜子只錯了壹個字。戢天成叫我們莊子納入他的老營,我們沒有同意,就把我們作個對頭,三天兩頭來搶糧搶物,鬧得雞犬不寧。官軍把他們趕進深山,我們算見了天日。家家戶戶準備了熱飯熱茶,盡自己所有招待官軍。張大元帥,請!"張天佐和戢良義查看,果然席面豐盛,酒香四溢。家家還供奉著武則天神象。張天佐當即下令,副將以上將佐入戶坐席,士卒埋鍋做飯,不準動莊子壹草壹木。

從此,房州的戢姓都成了翟姓,並且壹直錯到如今。房州姓戢的大都是戢天成後代。房州的計、紀、冀姓被殺戮過多,反不如戢姓興旺。

戢氏

起源:

戢姓源流純正,起源主要有壹:出自姬姓,以封邑名為氏。據《戢氏宗譜》所載:"余戢氏,始祖名嵩,原姬姓,陜西鳳翔岐山人氏,乃周文王四世孫,衛康叔之孫也,食采於戢,遂以戢為氏。"另有壹說,認為戢姓起源於春秋,楚國廬邑大夫戢黎以戢為姓,為戢姓之始祖。但從《戢氏宗譜》記載來看,戢姓的起源要早於楚國,戢黎只是戢姓人口春秋時期的傑出代表。據傳說,唐朝武則天時代,戢天成協助薛剛護唐反周,被武則天滅族,戢氏家族為避禍,有改姓翟者。

始祖:姬嵩。

遷徙:

戢姓起源於湖北,春秋戰國時代多有仕宦於各諸侯國者,如衛有大夫戢汾、戢詹,齊有大夫戢正,楚有上大夫戢黎等,遂使戢姓逐漸擴散到中原各地。漢時戢鑒為長沙太守,後遂居於此,為戢姓入湖廣之始。隋唐時,戢姓在四川壹帶發展成郡姓望族,以簡州為郡望。南宋初年,戰亂頻仍,宋室南遷,原居於湖南長沙壹帶的戢姓遂向其它地區遷移,戢鹹遷湖南安化,戢渙遷廣東瓊州,戢折遷浙江寧鄞,戢才遷浙江溫州,戢遄遷河南密縣,戢端遷江西臨川,戢莊遷江西饒州,戢惟遷江西分宜,戢合遷福建邰武,戢槿遷山東曲阜,遂使戢姓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如今戢氏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北、四川等地為多。目前戢姓人口沒有進入人國前三百位。

郡望:

簡 州 隋置,即今四川簡陽壹帶,原治所在今縣城西北,明遷今縣治。

堂號:

郡望堂號:簡州。

字輩:

湖北房縣戢氏鑒公派字輩:大公單翼,遴選嘉祥,宇宙至聖,威武克揚,幹會運世,陰陽太極,宗祖子孫,炳朗赫奕,仁德繼永,仕茂從昌,禮東文章,忠孝顯邦,榮華富貴,元亨利貞,錦繡英豪,玉圭瓚金,光前裕後,流芳百代,昆緒先錫,久遠萬載。仁二公派字輩:仁道必本誌,單大朝壹士,萬世昌榮繼,英才懋政治,祖德流芳久,宗功振緒長,家亨方有慶,賢達應其祥。

湖北房縣某支戢氏字輩:定上韻是壹,得喜有西中,興傳逢太運,德宏玉心龍。

北京戢氏字輩:仁道必受福,文明仰士風,定尚應世壹,玉時酉希宗,心傳逢太運,德洪益興隆,幫崇秉良善,家修方顯庸,學成守先緒,芳聲永從同。

名人:

戢元丞(1878-1907),近代民主革命者。名翼翬。房縣人。其父任清軍守備。自幼隨父居武昌,入學讀書。1896年,清駐日公使派人到鄂招收使館練習生,以培育翻譯人才。他應選赴東京,在清駐日使館所辦學堂習日語。後會見孫中山,受啟發,決心參加革命。1900年唐才常在漢口謀自立軍起事時,他奉孫中山之命回鄂,秘密參與其事。同年8月事敗後赴日本,與秦力山等創《國民報》,倡"排滿革命"之說。後回上海,創立新社,聯絡革命黨人,譯印世界政治、學術書籍,倡導學習日語。不久被清廷召人北京,參與外交事務。1906年,因交結革命黨人,參加革命活動,被袁世凱告發,後被押解回籍。次年卒於武昌。

其他戢姓名人有春秋衛大夫戢汾、戢詹,齊大夫戢正,楚國上大夫戢黎;漢大臣戢鑒;宋大臣戢言正、戢義正、戢彥和、戢彥睦;明大臣戢如止等。近當代戢姓名人有奉系將領戢翼翹,倫理學家戢克非,作曲家戢祖義等。

古籍解釋

熙字典

《廣韻》阻立切《集韻》《韻會》《正韻》側立切,$音輯。《說文》藏兵也。《詩·周頌》載戢幹戈。

又斂也。《詩·小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又《廣韻》止也。《左傳·隱四年》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又姓。周戢黎,明戢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