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
壹個問題之所以難以回答,往往是因為對這個問題中的概念界定不清。經常有人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無論怎麽回答都有麻煩,因為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沒有確定到底什麽是雞什麽是蛋。如果雞生出來的東西叫雞蛋,那麽肯定是先有雞,如果雞蛋孵出來的東西叫做雞,那麽肯定是先有雞蛋。同樣誰是讀書最多的人?也有壹個到底什麽是雞什麽是蛋的問題。到底讀書指的是什麽?讀什麽書算讀書,漫畫算嗎,繪本算嗎?怎麽讀書算讀書?掃讀算嗎,速度算嗎?網絡中有人稱能壹分鐘讀十萬字,這樣的讀書算嗎?其實這個問題又很簡單,我們身邊我們的社會上總有壹些被公認的讀書多的人。這些人,往往不是單純的指他讀書的量大,而是讀書的質量都比較高,讀書的種類比較廣,讀書的時間比別人長。如果壹個人的都是繪本,讀了很多,我們也不會說,他讀書多,而是說他讀漫畫多。過去書沒有現在這麽多種類,幾乎所有的書都是聖賢之書,讀過幾本醫書,幾本話本小說,是不會被稱為讀書人的。而且中國古代的小說並不多,在四庫全書裏,最多的是集部。裏面收錄的是各個時期的作家文集,基本上都是詩文。有人估計中國現存的古籍大約有十萬部左右。這裏還包括很多方誌佛經叢書實錄等等。過去基本上沒有什麽圖書館,書也很貴,想看壹本書很困難,所以古代的讀書人,讀書的總量上並不大,雖然曾經有很多說讀書破萬卷,那不過是虛指。不過那時候能把自己周圍能弄到的書都讀完了的,的確還是有的。曾經看過壹個資料說陳寅恪,把所有的古籍都讀完了,大約讀了5000冊左右,這是可能的,不過這個讀,裏面很可能包括了略讀和掃讀。讀書要看讀什麽書,怎麽讀。我們平時所說的讀書人讀書,壹般都是指讀讀書面比較廣泛的閱讀,專門讀壹個很窄的領域的書,壹般不能叫讀書人。而讀書壹般都是指詳讀,至少祥略結合,詳讀占多數的讀。這樣算下來,按照壹本書十萬字來計算,至少也要讀壹天。即便是壹個人不用工作,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閱讀,每天壹冊也幾乎是壹個難以超越的限度。不過因為現在有很多小書,薄書,可以讀得很快,壹個小時就能讀完。但是如果總是讀這樣的書,那就不能算成是讀書人了。而且生命中還有很多很多事情,不可能每天都把所有時間都用來閱讀。這樣能夠達到每天壹本書,就可以說是瘋狂的讀書人了。這樣的讀書人也許有,但不會多。對於壹個普通人來說,除去工作,家務,父母子女,各種瑣事,兩三天讀壹本書,可以看作是普通人讀書的極限。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還沒見過類似的統計,不過美國曾做過類似的評選。《圖書》雜誌排列出美國讀書最多的前十壹人。我比較了壹下,發現他們也沒有壹個確切的數字,準確地說誰讀了多少本,估計這些人也沒有類似的讀書記錄。他們之間的比較基本上都是按照讀書速度來計算的。不過從年齡上估計這裏面每壹位都能持續讀書二十年以上甚至更多。奪得“美國頭號讀者”的稱號是50歲的克勞斯娜,平均每天接近3本,每周20本,每年超過1000本。如果按這個速度二十年就能讀兩萬冊,她在壹家圖書館工作,估計每天2-3本裏面速度的成分比較大,而且裏面可能有很多那種比較薄的書。即便如此這個速度的確是驚人的。而且她還在亞馬遜網上書店寫書評,是亞馬遜的頭號讀者書評員,她壹***已經寫了4100多篇書評。而《給孩子100本最棒的書》作者美國的安妮塔·西爾維童書專家,說自己壹***讀了12500本童書,單從數量上看,壹萬本,足以列入這個十壹人的名單,但是因為是童書,所以榜上無名。和這樣的角色比起來我的讀書量還差得很遠。我的閱讀速度是每周3本,年均160本。如果我能活到70歲,還壹直能保持著這個閱讀速度,那麽壹生大約能讀8000冊書,當然這裏面不包括繪本。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均每年讀書量大約在20本左右,而中國只有5本。人均閱讀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年人均55本,年均160本也就是平均數的三倍,根本就算不上什麽。而閱讀量最大的民族猶太族年人均讀書64本,估計像我這麽喜歡讀書的人就很常見了。我最近在玩和訊微博,很方便,很實用,妳也來和我壹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