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仰韶文化的早中晚都在哪裏?有哪些代表作?

仰韶文化的早中晚都在哪裏?有哪些代表作?

1,仰韶文化的分布範圍

仰韶文化最早發現於1921年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其分布範圍大致為:陜西關中地區、河南大部分地區、山西南部、河北南部,遠至甘青交界、河套地區、河北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C-14的年代大約是7000-5000年前。

通過對山西半坡、河南單縣廟底溝、甘肅秦安大地灣的考古研究,明確了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征:經營原始農業,以種植谷子為主,飼養牲畜(豬、狗等。).

2.仰韶文化的各種類型分析。

①關中、豫西、晉南的半坡、廟底溝、西王村類型。

②洛陽、鄭州、王灣、大河村文化類型。

③豫北、冀南的後崗、大寺孔類型。

④甘肅仰韶文化。

3.仰韶文化分期標準

仰韶文化經歷了兩千年持續穩定的發展,其彩陶圖案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準確把握這壹發展變化階段,學術界通常將仰韶文化分為三個階段,即早、中、晚三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標準主要以尖底瓶的變化為主。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中自始至終使用的壹種盛水器皿。它經常出現在各種遺址中,是壹種常見的器皿,也可以稱為仰韶文化的象征性器皿。其變化敏感,各階段形態差異顯著,學術界最終選擇用不同的尖底瓶將其劃分為不同的文化時期。

①甘肅仰韶早期的尖底瓶有兩種。慶陽寧縣東莊、正寧縣龔家川的尖底瓶為杯狀;大地灣、石趙村二期出土的尖底瓶,器身長,呈葫蘆狀。這兩種尖底瓶的腹部或下部都有壹對環形的耳朵。前者的形制更接近陜西關中地區,後者獨具特色。我們把出土的杯口葫蘆口瓶的遺存定義為早期;

②中期的尖底瓶都是雙唇的,壹般沒有腹耳,所以我們確定這類尖底瓶的遺存為中期;

③晚期以扁唇(或扁唇)和腹部無耳的尖底瓶造型為主(彩圖8),但後期出現了小號口、腹部有壹對橋形耳的尖底小瓶,甚至在龍溪還收藏了壹件通體紋飾的尖底瓶。我們把這類遺存統稱為仰韶晚期。

4.早、中、晚期仰韶文化的代表作。

(1)早期陶器:陶器以細泥和紅陶帶砂為主,陶器類型多為平底和平底,少量尖底。

典型器物:底碗、折唇或卷唇盆、尖底杯狀瓶、尖底葫蘆狀瓶、葫蘆瓶、細頸壺、奢口鼓肚壺、串紋淺腹罐、折口尖底罐等。

在仰韶文化階段,彩陶藝術逐漸繁榮,因此,古老而精美的圖案誕生了。其中,

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圖案是魚紋。人頭形雕塑罐是大地灣仰韶彩陶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史前藝術中彩陶、雕塑、造型藝術的傑出作品之壹。

(2)仰韶文化中期是壹個快速發展和擴張的時期,也是壹個對中國史前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時期。短短幾百年間,其典型的文化因子,即鉤葉、點、弧三角、尖底雙唇瓶,迅速傳遍中國北方廣大地區,甚至影響到長江流域。

“花山玫瑰”是指關中地區仰韶中期典型的彩陶圖案。

以河南陜縣廟底溝遺址和陜西滑縣胡荃村遺址為代表的豫陜邊區,是關中東部仰韶中期常見而生動的鳥紋。

(3)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4900年,是甘肅史前文化最輝煌的歷史階段。

在大地灣、石趙村、西山坪等地,有形制較為統壹的水平窯洞陶窯,分為長方形坑火坑和圓形窯室兩部分。窯室面積趨於增大,窯床增加脈型火道和篦孔更先進,火力更均勻,中期陶器燒成技術有所提高。

晚期彩陶可分為兩類。第壹種不易脫落,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現在還叫彩陶;第二類在過去偶爾出現,但這壹期有壹定數量,是陶器燒制後上色的,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