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蘭是什麽時候進入福建的?

蘭是什麽時候進入福建的?

早在隋唐時期,閩粵贛邊區就成為畬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區。令人驚訝的是,據當地族譜記載,畬族三大主要姓氏中,只有雷、鐘居住在閩西南,以寧化的雷、鐘為著,卻不見三大姓氏之首蘭的蹤影。資料顯示,直到幾百年後的南宋中期,藍族人才姍姍來遲。

遷徙到閩西南的畬族藍氏宗族成員壹致認為,藍繼孚是進入福建的第壹人。

據說,南宋寶卿元年(1225),恰逢軍民恐慌。藍繼福,18歲,隨同江蘇句容難民南下。途中與父母兄弟失散,前往福建福清開基鄉創業。蘭吉福娶了福清姑娘林啟娘,生了常欣、常梅、常秀三個兒子。

春佑六年(1246),25歲的蘭昌信離開福清,搬到建寧崇山廣場,重啟基業。他的妻子李是福清人,生了五個兒子。長子萬義郎後來離開建寧,遷居汀州寧化石壁,成為汀州藍氏的始祖。時至今日,從閩西南到粵東、贛南乃至臺灣省,藍繼孚的後裔遍布全球。

但筆者在《巴閩誌》和《福建誌》中找到了記載,證明藍氏宗親在藍繼孚進入福建之前就已在福建居住。桂蘭、蘭成,泉州府晉江人,北宋仁宗天盛八年(1030)考中。後桂蘭居太常寺,蘭成先後任南澗知府、汀州周知。北宋天盛八年比南宋寶卿元年早了近200年。《明清福建省誌》中不容置疑的記載,徹底打破了多年來認為蘭吉甫是入閩第壹人的傳統說法。

自明代以來,古福州府(現轄福州、寧德兩地)成為中國畬族最集中的地方。遺憾的是,至今找不到壹部完整的蘭氏族譜,可以讓人確切知道他們在明朝以前的居住地,家族祖先的姓名和世系。古代福州的畬族人不認同蘭基福是他們的祖先。他們大多寧願相信祖上流傳下來的壹段話:“祖上居廣東潮州,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潘、蘭、雷、鐘、李* * *,三百六十人,自王入閩,在連江登陸,遷居羅源。潘王端的船被大風吹得漂來漂去,不知去向。”

說這段話是有“歷史依據”的,因為《子同治·吉劍唐》記載:“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王超帶弟嚴復為統帥,攻打福州。民自邀軍餉,平湖洞、濱海蠻夷以兵船輔佐。”然而,平湖洞位於福建中部沿海的莆田。王從莆田進攻福州為什麽要來廣東進入福建?更恰當的說法是,當地沿海能“幫其兵船”的,與其說是畬族,不如說是彜族!

藍家是什麽時候進入福建的?自明清以來,有許多畬族祖先居住在浙南,據報道,他們大多是從福建東北部的福州和寧德遷移過來的。近年來,出土了大量的當地畬族古籍,其中不乏蘭家族譜的珍品。來自景寧、龍遊、蘭溪等地的十余份蘭氏宗譜表明,他們的祖先雖然遷居浙江的時間和地點不同,但卻有著相同的世系淵源和共同的祖先蘭壹柯。現今保存完好的有兩個版本,八卷本和12卷本,民國三年在世界上流通。為敘述方便,本文將它們統稱為“蘭氏彜族譜”。

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所撰《藍氏彜族譜》卷首* * *共收新舊家譜26種。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曹秩》作為參考。然後壹直到民國三年(1914),* * *繼續學習16次,其中宋代兩次,元代三次,明代五次,清代五次。前後距離674年,平均每42年更新補充壹次。由於先人的堅守,這份家譜特別清晰,資料也特別豐富,在目前已知的所有畬族家譜中實屬罕見,對研究畬族的歷史淵源和家族遷徙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我們打開世系表,可以看到第壹代是藍壹柯,是進入福建的祖先。生於隋十二年(公元592年),卒於唐鹹亨二年(公元671年)。祖上居住在南京,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年-公元649年)遷居福建上杭縣大楊埠(又名蘭家渡)創業。

第十三世,蘭運福羅源始祖,生於唐乾福六年(公元879年),卒於後晉第二年(公元945年)。祖上居上杭,唐末五代梁開平時期遷居格林家莊、九都青、南翔、羅源縣。他的哥哥藍搬到了南京,並在那裏創建了高峰崗。蘭運福生了四個兒子,次子蘭立達於宋初從羅源遷居連江縣九峰、西鄉嶺付莊,成為連江始祖。

第二十代,古田始祖藍錫澄,生於北宋四年(1044),卒於南宋建言元年(1127)。藍錫澄是大觀年間(1107至11110)漳州的法官。被宦官迫害,隱居古田大平原蘭家山、小茶嶺,從此發跡古田。《藍氏宗譜》是由藍偉成長孫藍於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所撰。

三十世,福安始祖,生於元大德十壹年(1370),卒於明洪武二年(1369)。我的祖先居住在古田,元末至正念期間,遷居福安東門。傳至三十四世藍香儀,生下五子,明朝離開福安。大兒子藍景華、二兒子藍景泰、三兒子藍景全、四兒子藍景蓮先後遷居浙江滁州雲和麗水,只有小兒子藍景堂留在祖籍。

概括起來,蘭氏家族的歷史遷徙過程是這樣的:唐朝時,蘭邑可以從南京遷到上杭;五代時,蘭運福遷居羅源,蘭立達遷居廉江。到了宋代,蘭錫成遷居古田;元代,藍丹山遷至福安;明朝時,藍景泉兄弟遷居浙江。

由於族譜表是由最終遷居浙江的藍氏宗族所編,按照編譜慣例,只詳細記述了本支系的祖先,部落被叫停。但我們還是可以知道,到了唐朝,第四代藍毓文遷居廣東潮州,第六代藍、遷居安徽,第八代藍金元遷居四川雅安。到了宋代,有幾個支系在16、17世紀遷回上杭祖籍,第20任蘭西川遷到安徽鳳陽,第23任蘭遷到寧化石壁,等等。

如果《蘭氏彜族譜》的上述記載是真實可信的,那麽畬族蘭氏的祖先應該是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年-公元649年)進入福建的。他們的原居住地是南京,趙的根據地是上杭,應該是閩東北、浙西南畬族高帝歌中常見的壹句話:“都在南京。”

羅源的蘭氏畬族人發誓,他們的祖先早在唐末五代王主政福建時就遷到了當地。看來這未必是空穴來風。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在福州被封為閩王。據《蘭氏壹可公氏宗譜》記載,其十三世於開平(公元907-公元911)年間遷居羅源。

江西贛州是中原人進入福建的集散地。時至今日,贛州客家祠堂仍以“蘭”為主要品牌。也許蘭藝是第壹個進入福建的,蘭基福是第二個。或許藍繼孚只是藍壹柯後人的壹個分支。隨著更多畬族古籍的發現,蘭入閩之謎將得到最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