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讀作kē。
基本字義為昆蟲、鳥獸的巢穴,借指人安居或聚會的處所,還可指文章所依據的老套子,陳舊的格調。
相關組詞:窠臼、草窠、錦窠、擘窠、水窠、窠窟、窠穴、巢窠、窠坐、金窠、銀窠、窠役、窠名、移窠。
古籍解釋:
《唐韻》《集韻》《正韻》$苦禾切,音科。《說文》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小爾雅》雞雉所乳謂之窠。《廣韻》窠窟,又巢。《左思·蜀都賦》榷惟庸蜀,與鴝鵒同窠。
卷七穴部窠。
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從穴果聲。苦禾切。
(窠)空也。雙聲為訓。其字亦作窾。高誘曰窾空也是。或借科為之。孟子盈科而後進是。或借薖為之。如衛風碩人之薖。毛雲寬大皃、鄭雲饑意皆是。從穴。果聲。苦禾切。十七部。壹曰鳥巢也。壹曰者、義近而別者也。蜀都賦曰。窠宿異禽。在樹曰巢。在穴曰窠。此析言之也。與巢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