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無錫古運河之旅隨筆

無錫古運河之旅隨筆

古運河之韻

站在清明橋上向東南望去,白墻黛瓦的江南民居壹片翠綠,綠樹蔥蘢,枝葉繁茂。

或沿道路延伸,或沿山坡起伏,或沿河落綠。

在這壹簇簇綠色中,有著過往窯墩的痕跡,也許是古窯的遺跡肥沃,樹木花草特別茂盛,特別豐滿,槐樹參天,楊柳撫人面龐,每壹棵樹都像壹座塔,飽含沈思,然後漸漸展開枝葉,卷起壹團團綠煙,隨著時光的滄桑,直飄向天空。

這就是“古窯蓋綠”的景觀。

明清時期,隨著政府造城築墻和民間造橋建房的需要,無錫的制磚業應運而生。

古窯所在的大窯路,西鄰古運河,北鄰杜波港。河流四通八達,兩岸平坦,水運便利。

附近土質極好,適合做磚瓦。人們就地挖掘建窯,自制土坯晾曬,逐年增加,形成規模。

至清代,“蓋倒焰窯”已有200余座,當時有“橫十裏,豎十裏”之說,窯址縱橫23裏地簇集在方圓之內,蘇南獨此壹家,可謂“窯對窯,炊煙裊裊”。

當時的窯烘業是無錫手工業的先驅。繁榮時期,直接和間接從事窯具生產的工人有壹萬人。

民間壹直流傳著壹句俚語,叫做“十八行窯荒”。窯業興盛時,十八業興盛,窯業衰落。可見當時窯業在無錫的重要性。

當時的窯烘業是無錫手工業的先驅。繁榮時期,直接和間接從事窯具生產的工人有壹萬人。

民間壹直流傳著壹句俚語,叫做“十八行窯荒”。窯業興盛時,十八業興盛,窯業衰落。可見當時窯業在無錫的重要性。

古窯見證了明清乃至近代手工業和社會文化的發展。沙巷3號建於19世紀中葉的窯址現在保存完好。這種石庫門結構的建築墻體厚如城堡,風格雄偉凝重。如果能在這裏建壹座窯磚瓦史的博物館,重現“窯上百座,窯工近萬人”的盛況,那就值得壹看了。

壹個普通的瓷磚有多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差不多有茶幾那麽大,重量超過150公斤。妳見過只有兩三個人才能舉起的瓷磚嗎?作為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節點之壹,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即將對外開放。展覽期間,博物館收集了65,438+020多件展示無錫窯業歷史文化的磚瓦文物。在這些“寶貝”中,有兩塊巨大的瓷磚格外引人註目,堪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兩塊“巨瓦”是在窯群遺址博物館看到的。

其中壹塊瓷磚的尺寸為70cm× 64cm× 10cm,重量超過150kg。另壹個是47cm× 64cm× 10cm,重量也超過100kg。兩塊瓷磚表面都刻有“元恒生”字樣。

窯群遺址博物館館長、大姚路窯戶黃氏後人黃壽林告訴記者,這兩塊瓦是殷家捐贈的,殷家也是大姚路窯戶。當他們被發現時,瓷磚上長滿了苔蘚。

據專家考證,這兩塊瓦至少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是皇宮裏用的。推測它們很可能是這種類型瓷磚的樣品,並能保存到今天,這真的很少見。

屋頂怎麽能承受這麽重的瓦片?黃壽林告訴記者,這兩塊瓦不是“蓋瓦”,應該是斜屋頂底部的“底瓦”,用於排水,而且宮內的建築異常大氣、堅固,所以有可能使用體積如此之大、重量如此之重的建築材料。

在窯群遺址博物館的展廳裏,除了這兩塊“巨瓦”,還有包括磚、城磚、墓磚、磚雕、水簽等在內的各種類型的磚制品,涉及建築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

黃壽林告訴記者,從明朝洪武時期到解放初期,大姚路的窯業興盛了幾百年。這裏曾經有大大小小100多座古窯,生產的磚遠近聞名。“大窯貨”遠近聞名,甚至產品遠銷南洋。

雖然100多座古窯中只有16、7座,保存完好的也只有6、7座,但這些古窯,以及它們生產並保存至今的各種磚瓦制品,是無錫窯業的歷史見證,曾經在古運河沿岸輝煌壹時。

因此,在保護和修復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的過程中,建設窯群遺址博物館,展示無錫窯業的歷史文化,是壹項重要內容。

據悉,博物館將完成背面三處窯址的修復,與博物館融為壹體,成為有效的展示部分。

此外,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工作仍在繼續。除了已經入館的120多件磚瓦文物,記者在黃壽林的辦公室裏看到了他收藏的20多件磚瓦制作的工具,其中有壹些是仿制品,但更多的是當年留下的實物。

黃壽林告訴記者,這些工具將很快進入博物館,配合館內的主題雕塑,向遊客生動再現磚瓦制作的過程和工藝。

我在網上拼湊的。

不要怪句子不通順。我還沒看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