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逢人不說人間事下壹句是什麽?

逢人不說人間事下壹句是什麽?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解釋:

這是從質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畫他的形象。他不說壹句有關人世間的話,這才寫出精神上大解脫的悟道者形象。

人們口上說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說人間事,是他心裏根本不想這些事,因為他把人間的名利富貴看做是虛幻、短暫、無意義的。

“所謂“世緣終淺道緣深”(蘇東坡語),在這位質上人身上表現得非常徹底,他完全遊離於塵世之外。

出處: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壹首贈送給質上人的七言絕句《贈質上人》。

原文:枿坐雲遊出世塵, 兼無瓶缽可隨身。逢人不說人間事, 便是人間無事人。

白話譯文:質上人有時打坐,靜如枯木;有時出遊,飄若浮雲,心無所系,隨性而行,超世脫俗。其他僧人雲遊,還帶著盛水的瓶子和吃飯的缽,而他出門連這兩件東西都不帶,壹身之外無所有,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遇到人也不會去聊人世間的瑣事,仿佛他是壹個置身於世間之外的人壹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詩人所生活的正是晚唐戰亂不止、民生雕敝的多事之秋。作為壹個有良心、有正義感的詩人,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可能緘口不語。

詩人對質上人的最無牽掛和最清閑表示了由衷的贊頌,而於贊語之中卻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所以詩人就寫下此詩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杜荀鶴生平:

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卷山東、河南壹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壹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

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第八名進士(《鑒誡錄》)。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復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

《唐風集》通行有明汲古閣刊本。近人劉世珩輯《貴池先哲遺書》本,有補遺壹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即以劉刻本為底本,並據《全唐詩》加以補錄、校勘,編成《杜荀鶴詩》,與《聶夷中詩》合刊印行。又有清初席刻《唐詩百名家全集》本,題為《杜荀鶴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 三卷。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贈質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