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孟子》公孫醜下:君子不可以貨取

《孟子》公孫醜下:君子不可以貨取

2021.09.11周六晴Day254

“誌道樂學·國學經典” D397

《孟子》公孫醜下

原文

陳臻[1]問曰:“前日於齊,王饋兼金[2]壹百[3]而不受;於宋,饋七十鎰而受;於薛[4],饋五十鎰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壹於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當在宋也,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5];辭曰:‘饋贐。’予何為不受?當在薛也,予有戒心;辭曰:‘聞戒,故為兵饋之。’予何為不受?若於齊,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饋之,是貨[6]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註釋

[1]陳臻:孟子的弟子。

[2]兼金:好金。價格相當於普通金子的兩倍,因此被稱為“兼金”。

[3]壹百:即壹百鎰(yì)。鎰:古代重量單位,壹鎰為二十兩。

[4]薛:齊國靖郭君田嬰的封地,在今山東滕縣東南。

[5]贐(jìn):給遠行的人送去禮物或者路費。

[6]貨:動詞,收買,賄賂。

譯文

陳臻問(孟子)說:“前段時間在齊國,齊王送了壹百鎰上等金讓您給拒絕了;在宋國,宋國國君送了七十鎰您卻接受了;在薛地,田嬰饋贈您五十鎰您也接受了。如果前段時間的不接受是正確的,那麽現在的接受就是不正確的;如果現在的接受是正確的,那麽前段時間的不接受便是錯誤的了。先生在這兩者中必居其壹。”

孟子說:“接不接受都是正確的。在宋國的時候,我準備遠行,對於出行的人來說當然要送壹些盤纏,宋國國君說要贈送我壹些盤纏,我為什麽要拒絕呢?在薛地,田嬰知道我有所戒備,就送錢給我買武器,我為什麽要拒絕呢?至於齊國,就毫無理由。毫無理由地饋贈金錢就是在收買,哪有君子可以被收買呢?”?

解析

從這段對話不難看出,孟子認為接不接受禮物,要看對方有沒有給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即便饋贈的禮物再多,如果不合乎情理,便不能接受。如果這個理由合乎情理,那麽即便饋贈的禮物再菲薄,也應該接受。如果毫無理由地贈送金錢和禮物,便是在收買。君子是不能用金錢來收買的。

原文

孟子致為臣而歸[1]。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

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他日,王謂時子[2]曰:“我欲中國[3]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4],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5]。子盍為我言之!”

時子因陳子而以告孟子,陳子以時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季孫[6]曰:‘異哉子叔疑[7]!使己為政,不用,則亦已矣,又使其子弟為卿。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龍斷[8]焉。’古之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9]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為賤,故從而征之。征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註釋

[1]致為臣而歸:指孟子辭去齊宣王的客卿身份歸鄉。“致”是“歸還”的意思。

[2]時子:齊王的臣子。

[3]中國:在國都中,指臨淄城。“中”為介詞,“國”為國都。

[4]萬鐘:鐘,古代量器。齊國量器有豆、區、釜、鐘四種。每豆四升,每區四鬥,每釜四區,每鐘十釜。萬鐘為六萬四千石。

[5]矜式:敬重,效法。

[6]季孫:趙歧註認為是孟子的弟子,朱熹則認為“不知何時人”。

[7]子叔疑:人名,與季孫壹樣不可考。

[8]龍斷:即“壟斷”。原為名詞,指高而不相連屬的土墩子,後逐漸引申為把持、獨占。

[9]丈夫:成年男子的通用稱呼。

譯文

孟子辭去了官職準備歸鄉。齊宣王專程來看他,說:“之前認為見到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後來終於在壹起***事了,我感到很高興。(沒想到)現在您又要棄我而去了,不知道我們以後還能不能相見?”

孟子回答說:“我不敢有所奢求,這本來便是我的願望。”

沒過幾天,齊王對臣子時子說:“我想要在都城中分壹座房子給孟子,再用萬鐘的糧食來供養他的學生,讓我們的官員與人民都有所效。妳能替我和孟子談談這件事嗎?”

時子隨即便讓陳臻將這些話轉達給了孟子。

孟子說:“嗯,那時子怎麽知道這件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貪圖財富的人,辭去十萬鐘俸祿的官不做卻去接受壹萬鐘的賞賜,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要更富有嗎?季孫曾經說過:‘子叔疑真奇怪,自己想要當官,不被人重用,也就算了,卻非要自己的子弟去當卿大夫。誰不想當官發財呢?但是他想要在當官發財中搞壟斷。’這就像是古時的市場交易,本來用有來交換無,還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但是有壹個卑鄙的人,非要找壹個獨立的高地登上去,左右張望,恨不得將全市場能賺錢的買賣都攬過去。別人覺得這人太過卑鄙,向他討要稅款。征收商業稅便是從這個卑鄙的人開始的。”

解析

在齊宣王那裏得到不錯的禮遇的孟子,因為齊宣王始終不願意推行仁政而辭職歸鄉。

當齊宣王通過臣子轉達想要留住孟子的意向時,孟子明確地表明自己做官並不是為了謀求個人的財富,而是為了實現政治抱負,拯救黎民百姓。接著孟子便說了壹大串寓言來指出官場與商場的人都想要通過壟斷來謀求利益。孟子指出像子叔疑這樣的人,自己做官還不算,還要讓自己的子弟都去做官。不過,值得註意的是,當時的世襲制度也是壹種壟斷制度。因此,孟子提出的官場壟斷是深刻且意義深遠的。

此外,孟子提出的市場壟斷現象也是超前的。他在兩千多年就看到了壟斷的本質,其超前的思維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