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宗閣的重建

文宗閣的重建

1987左右,上海第壹次影印《四庫全書》,全國中等城市的圖書館都有訂購。為紀念文宗閣和館內的《四Ku全書》,鎮江圖書館和鎮江師範學院圖書館各訂了壹本。

文宗閣被毀後,恢復重建文宗閣是歷代文人墨客的夢想,這個夢想壹直延續到解放後。2003年,《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文集》第四集發表了壹篇文章《人間哀嘆文宗》,引起眾多學者和有關部門對文宗閣的初步研究,並在鎮江“兩會”上提出建議和提案,呼籲重建文宗閣。然而文宗閣已經被毀100多年了,它到底是什麽樣子,壹直是很多人不停尋找的謎。

有誌者事竟成。鎮江圖書館原副研究員彭鶴成經過三年的不斷挖掘和核對,終於在《淮河及淮河鹽法誌》中找到了文宗閣的實景照片。據史料記載,文宗閣因建於乾隆四十四年,由淮河及淮河鹽政資助而出現在《淮河鹽法誌》中。專家將文宗閣的真人照片與現有文獻中的文字描述進行對比,發現完全壹致。從設計上可以看出,文宗閣建在金山,四面環水。它是仿照梵天亭而建的,坐北朝南。院子裏有三個門樓,兩邊有十個走廊,把亭子連接成壹個四合院。亭前銀波雪浪,氣勢磅礴;亭後懸崖陡峭,峰巒險峻;館中的瑤版玉壺,數千盒,實為收藏巨富的圖書館。

2009年6月中旬5438+065438+10月,由鎮江園林部門主辦的文宗閣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0年3月,文宗閣原址東200內,即原金山公園管委會辦公室正式開工,目前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整個工程耗資數千萬元。記者在現場看到,重建後的文宗閣已經初顯魅力。老門廳、皇宮、圖書館和回廊形成了兩個古典庭院。院內香樟、銀杏、假山、海棠、紅楓、綠竹、亭臺樓閣的回廊,仿佛是原宗閣的“翻版”,引人入勝,令人嘆為觀止。

鎮江市園林局副局長余雷告訴記者,在中國美院專家的主持下,文宗閣的室內裝修設計方案已經基本確定。方案在充分挖掘歷史的同時,關註現代性,給人壹些錯覺。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完工並開業。他還特別強調,他們已經組織專門力量從北京故宮博物院獲取《四庫全書》的影印本。同時,根據有關資料反映的四庫全書孤本散落在社會上的信息,他們將全力以赴到北京國家圖書館和壹些民間地方尋找,盡最大努力找到它的老“家”,讓遊客見證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精髓。

重建完成並對外開放。

201110 10月26日,文宗閣修復開館儀式在江蘇鎮江舉行。

文宗閣建於清乾隆44年,鹹豐3年毀,僅存74年。以收藏《四Ku全書》、融匯古今圖書而聞名的文宗閣在鎮江金山景區正式開館。文宗閣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由兩淮鹽務署出資興建。它是南三亭中修建最早的亭子。當時乾隆皇帝親筆題寫“文宗閣”和“江山水秀”匾額,掛在閣內。此次重修的文宗閣位於金山公園。以寧波天壹閣風格設計,采用傳統磚木結構,占地面積934平方米,建築面積1,286平方米。

文宗閣毀於戰火。160年後,鎮江市於2009年進行了新壹輪的三山風景區建設,2010年3月由市園林部門負責重建文宗閣。重建後的文宗閣位於金山寺東側湖中的壹個小島上,基本沿襲了原有的歷史面貌,進而展現了皇家藏書閣的魅力。當日,在江蘇鎮江重建的清代七大皇家圖書館之壹的文宗閣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