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藥是什麽?

山藥是什麽?

山妖

山藥白色緊實,粉末微酸粘稠。

補脾胃肺腎,陰虛氣弱者宜先用。

[來源]為薯莨的塊莖..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

【產地】主產於河南、湖南、江西、浙江及兩廣。

【采收】冬挖,洗凈,刮去外皮和須根,硫黃熏蒸,曬幹,即為“毛山藥”。或者將肥壯筆直的山藥放入清水中,浸泡至無幹心,徹底悶透,用硫磺熏制,在木板上搓成筒狀,兩端切齊,曬幹;打磨,叫“輕山藥”。

【藥材形狀】懷山藥略呈圓柱形,彎曲,略扁,長15-30cm,直徑1.6cm,表面黃白色,未加工表面為淡褐色斑點或須根狀痕跡,有縱溝和縱皺紋,兩端不規則。固體,易破碎,橫截面為白色,呈顆粒狀和粉末狀。嚼起來淡淡的,酸酸的,黏黏的。

山藥呈圓柱形,兩端平齊,長9-18厘米,直徑1.5-3厘米。厚薄均勻,順直。完成

體白,光滑圓潤。粉腳

最好是條索粗、質地紮實、粉質飽滿、顏色潔白的。

【炮制】將生山藥按大小分級,用清水浸泡30-40%,撈出,充分濕潤,切成0.3-0.4厘米斜切片,風幹至半幹,然後曬幹或曬幹。

炒山藥。把麩皮鋪在熱鍋裏(山藥100斤,麩皮10斤)。冒煙的時候把山藥片放進去,不停的翻,炒到黃色,撈出來,篩出麩皮。或者翻炒至黃色,取出晾涼。

土炒山藥:將土粉(山藥100斤,土粉25-30斤)放入鍋中加熱至柔韌狀態,然後加入山藥片翻炒至表面均勻覆蓋土粉,取出,篩去土粉,放涼。

麩炒能增強健脾和胃的功能,土炒能增強健脾止瀉的效果。

【成分】含有皂甙、粘蛋白、尿囊素、精氨酸、膽堿、澱粉酶、蛋白質、脂肪、澱粉等。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腎經。

【功能】補脾胃,益肺腎。用於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肺虛久咳、消渴遺精、白帶增多、尿頻等癥。

【處方名稱】懷山藥、山藥、山藥、山藥。

【用法用量】煎服9-30g,或制成丸粉服用。

【貯藏】放入木箱中,置於幹燥處,防止蟲蛀、黴變、鼠害。春黴秋蛾季節可用硫磺熏蒸封口。

【註意事項】在切制和水處理過程中,要註意防止發粘變質,切片後要及時晾幹。

據:本品傳統上被認為是道地藥材,稱為懷山藥,因其個體肥大,色白粉嫩,質地細膩,品質最佳。江西南城縣的產地質量也不錯,叫懷山藥。

日本野牡丹的根莖。也被用作中藥,但其質量較差。

山藥有時容易與天花粉混淆,但山藥切面呈白色、粉狀、顆粒狀,略帶酸味。天花粉根切面黃白色,有明顯的脈散,味淡微苦,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