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四聖獸的青龍

中國四聖獸的青龍

在五行學說盛行的時代,五行學者根據陰陽五行,給東南西北分配五種顏色,然後給東南西北各分配壹種神獸:東方神龍,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青龍是掌管東方的神獸之壹。

據《山海經》記載,四方諸神中,“南有祝融,有身有臉,騎二龍”,“西有蓐收,左耳有蛇,騎二龍”,“東有巨山,有臉有鳥,騎二龍”,“北有郁江,手腳黑,騎二龍”。根據《山海經》的描述,龍都是用來騎的。青龍代表東方七宿:角、康、地、房、心、尾、簸箕。這七宿形似龍:角宿是龍的角,康宿是龍的頸,昴宿星宿是龍的身,宿是龍頸的根,宿是龍的肩,心宿是龍的心,尾宿是龍的。

青龍是具有木屬性的神獸,古代帝王喜歡把自己比作龍。很多朝代的皇帝都以青龍為爵位。壹個典型的例子是三國時期的魏明帝。《史記》中也有記載,夏朝屬於穆德時代,所以“青龍生於郊”是吉兆。關於龍的傳說很多,關於龍的起源也有很多故事。有的說是從印度引進的,有的說是從中國改造過來的。但印度和印度佛教中所謂的龍並不是真正的龍,而是壹種叫“那迦”的蟒蛇,佛經中的“大鵬吃龍”吃的是“那迦”。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它是壹種具有傳奇色彩的動物,形象有蛇身、蜥蜴腿、雞爪、鹿角、魚鱗、魚尾、口有虎須、額下有珠。據《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和句芒都“騎過雨龍”。還有其他秘書,《顓頊、乘龍與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把龍分為四種:有鱗的叫龍,有翅的叫應龍,有角的叫龍,無角的叫龍。

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龍紋,來自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興隆窪文化因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發掘而得名,與遼寧省相鄰,茶海遺址在遼寧省境內)。發現壹條長約19.7米的龍,用紅褐色石塊堆砌而成。興隆窪文化中這種龍的發現,把中國的龍崇拜歷史推到了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無法對大部分自然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民族擁有風雨之力,山之雄姿,魚之於水,鳥之於天。所以很多動物的特征都集中在龍身上,龍也逐漸變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征)。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所有動物的頭,是無所不能的神。

古書中有許多不同的龍的形象。其中壹個據說身材修長,有四只腳,虎頭蛇尾。說到穿鱗,頭上有須,五爪。《本草綱目》說:“龍有九種:頭如駝,角如鹿,目如鬼,耳如牛,頸如蛇,腹如蜻蜓,鱗如魚,爪如鷹,掌如虎;八十壹林,背九陽數,口旁須,頜下珠,喉下逆鱗,頭上博山。”才能擁有各種動物的優點。它有許多名字。有鱗片的叫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龍,沒有角的叫龍。小的叫嬌,大的叫龍。傳說它能顯能隱,能詳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無所不能。

《爾雅義》雲:龍為鱗蟲之長。王有九種形狀:頭如牛,角如鹿,眼如蝦,耳如蛇,腹如蛇,鱗如魚,爪如鳳,掌如虎,是的。它的背上有81個鱗片,數量為九和九陽。它的聲音像銅板。嘴附近有胡子,下巴下面有珍珠,喉嚨下面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對著雲呼吸可以改變水和火。關於龍的起源,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達成了比較壹致的認識:龍是各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其形成的標誌。

龍的原型在後期已經萌芽,是以夏族圖騰為主體的虛擬想象。古人對此有各種解釋。據說【tng】蛇沒有腳也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小龍,有角的叫雞龍,無角的叫雞龍(兩者見《離騷》和《廣雅》引洪布),有的叫(《九文王註》)。有人說龍像狗像牛,而倫亨說:“龍的形象是虎頭蛇尾。”也有人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駱駝的頭,兔子的眼睛,蛇的脖子,蛞蝓的肚子,魚的鱗片,老虎的腳掌,鷹的爪子。這顯然是龍形象的後期發展,比原來的龍越來越復雜,融入的圖騰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學者們對龍的主體原型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有的鱷魚說,有的蜥蜴說,等等。但普遍認為龍的基調是蛇。著名的傅考第壹個系統地提出了這壹觀點。聞壹多認為,蛇氏族與其他氏族合並後,“吸收了其他許多圖騰氏族(氏族),大蛇接受了動物的四足、馬的頭、鹿的尾、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成為後來的龍。在聞壹多研究的基礎上,後人做了許多充實和補充。朱雀,又名朱雀,是南方七夜:井、鬼、柳、星、張、翼、鳥的總稱。朱雀是象征火的神聖動物。

雖然鳳凰是鳥中之王,但朱雀是天上群星中的鳥中之神,所以把朱雀看作是鳳凰的壹種是沒有道理的,說朱雀是鳳凰的壹種也沒有古書依據。“南朱雀,為本也,五分,以三為上,以二為下,三日兩地之意。上寬下窄,自卑形象也。中翼八寸,似八風。腰圍四寸,像四點。圓如陰陽,而不窮。”

《道門焦桐必用集》有七雲:“南來朱崔,從鳥之長,丹之分之變,藍雷之聲,五彩之色,神儀之六象,來引我。”

天官前有五獸,朱雀,鵪鶉火。辯論和談話是明智的,知道機會是明智的。

《易經》二土全功第十壹章:“朱雀為火之精,勝負平衡。”

《淮南子》卷三天文訓:“在南方,火是也,其帝顏地,其輔朱明,以衡治夏;其神惑,其獸朱鳥,其聲符,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