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最傳奇的丞相:年近50還在養豬,60歲入朝為官,活到80歲去世

古代最傳奇的丞相:年近50還在養豬,60歲入朝為官,活到80歲去世

隋煬帝在位期間,創建了科舉考試制度,出身寒門的學子有了壹展才華的機會,朝廷也更容易選拔出有治國之才的賢才,這壹制度影響了中國壹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科舉制度出現之前,朝廷是如何挑選人才的呢?在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寫道:“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也就是說,當時較為常見的方法是“舉薦”,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曾舉孝廉。由於人性的使然,能夠獲得舉薦之人都有不錯的家世,出身貧寒的人才若想得到朝廷的重用,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但也有例外。在西漢時期,有壹位相當傳奇的丞相,年近50還在養豬,60歲的時候通過他人的舉薦入朝為官,活到80歲才去世,其事跡相當的勵誌。

公孫弘,西漢菑川國薛縣人,雖然家裏比較窮,但他誌向遠大,讀過壹些聖賢書。二十多歲時,公孫弘在縣衙找了個獄卒的工作,這讓他高興的不得了,很多天都睡不著覺,在心底暗暗發誓,壹定要努力工作,說不定還能被提拔重用,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沒過多久,公孫弘就因犯錯被炒魷魚了,這對他的打擊很大,沒有俸祿的他,失去了唯壹的經濟來源,養家糊口都成了問題。無奈之下,公孫弘就跟朋友學習了養豬知識,借錢買了幾頭豬,從此以養豬為生,雖談不上大富大貴,但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並娶妻生子。

公元前159年,公孫弘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內心感慨萬千,認為養豬不是長久之計,必須找壹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於是,他就開始深研《春秋》、《公羊傳》等古籍,並經常向聞名鄉裏的大才子胡毋生請教。機會永遠是留給又準備的人,此話用在公孫弘身上在合適不過了。

漢武帝繼承皇位後,為了招攬天下有才之士,就給各地官府下了壹道聖旨,必須要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人。雖然當時的公孫弘已經60歲了,但因他在當地以才氣而出名,從眾人中脫穎而出,被推薦給漢武帝,被賜予官職,並且被漢武帝任命為出使匈奴的使者。

自古以來,皇帝的心思最難揣摩,因壹封奏折得罪了漢武帝,公孫弘被免官,只能回到家鄉養老。也許是公孫弘精通養生之道,身體壹直很好,七十歲再次得到舉薦,提出了有“德者進無德者退,有功者上無功者下,賢良者得到相應獎賞”等治國之道,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先後被任為左內史、禦史大夫,幾年後成為百官之首的丞相,絕對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就問妳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