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心皈命禮
先天主將,壹炁神君。都天糾察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金睛朱發,號三五火車雷公。鳳嘴銀牙,統百萬貔貅神將。飛騰雲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驅邪治病。觀過錯於壹十二年,受命玉帝。積功勛於百千萬種,誓佐祖師。至剛至勇,濟死濟生。方方闡教,處處開壇。豁落猛吏,三五火車,太乙雷神,應化天尊。
六月十五王靈官祖師誕,道君化身降雨開晴驅邪治病
王靈官祖師,道教尊為先天壹炁威靈顯化天尊、太乙雷聲應化天尊、三五火車王靈官、隆恩真君等,為道教護法神王等,居都天豁落府。按《新搜神記》及《通俗編》記載,王靈官本名王善,曾從西蜀薩祖受道符之法。
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據《靈官小贊》載,靈官天將,道君化身。可見,王靈官本是道君化身,為先天壹炁所分化而來。另外,道教山門內第壹座殿壹般是為護法靈官殿,供奉護法王靈官。王靈官的造像壹般是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手掐訣,右舉金鞭,腳踩雷火輪,形象威武勇猛。
道教有五百靈官,其中王靈官與正壹監經靈官馬天君、上清金輪院正壹玄壇趙天君、地祇太保鐵甲飛雄上將溫天君合稱“玄帝禦前護衛三境四靈四聖王馬趙溫四大元帥(居丹天風火院)”,又稱四大護法靈官、四顯靈官等。
1、觀過錯於壹十二年,糾察天上人間除邪祛惡
據《火車王靈官真經》載,王靈官是南鬥星宮,離火之首,擲火千重,焚燮萬裏,火車豁溶,飛走乾坤,功莫大焉。玉帝敕召,鞭龍行雨,奉命布澤,孽龍袖筋,纏縛身腰,以此勇猛,湘潭立廟,威鎮裏域,供祭如在。宋朝薩公,忽遊廟祠,乃以雷火焚祠。其神奏帝,敕賜金鞭,隨公察過壹十二年。真人道貫先天,法顯龍興,西河功滿,位立三天,神於水中,部領副將,出現河中,投禮師真,改惡從善,願隨護侍。對師盟天發誓,永矢忠心,滴血分明,誓當輔助帝君,護國安邦。
簡單的說,王靈官本是南鬥星官,受玉帝敕召監督龍神行雨布澤,王靈官鞭死老龍抽其筋為龍索纏於腰間,以此而降到湘潭而受祭。威風遠鎮鄉裏,供祭如在。宋代的薩祖因雲遊而到廟祠以雷火焚祠,王靈官神奏玉帝,得賜金鞭隨薩祖糾察其善惡十二年。因薩祖“道貫先天,法顯龍興,西河功滿,位立三天”以至於竟無過犯。於是神現河中,禮敬薩祖為師,改惡從善,願隨護侍。並起誓永矢忠心,滴血分明,誓當輔助帝君,護國安邦。奏上封為先天禦前雷霆猛吏,三五火車都天糾察鐵面無私豁落雷公。職任先天,翦除兇惡,專治不忠不孝暹違背君親師友諸事總管。
按道教有關壁畫記載,有瓜秧掛錢,為人診病等傳說。所以,王靈官的塑像中頭用包巾為黃色者,據言為薩祖收靈官為弟子,用醫生用的包藥物布帛為之。
2、積功勛於百千萬種,收瘟攝毒伏群魔
據《火車王靈官真經》載,王靈官祖師專尋忤逆事,誓重如山,救拔世人。
遣吾上天界,朝奏玉皇尊。遣吾入水府,四海波濤翻。
遣吾到人間,立便救眾生。遣吾入地府,直至幽陰宮。
遣吾救病者,病者即安寧。遣吾捉鬼者,摧破諸鬼營。
遣吾捉妖怪,穿山破石尋。遣吾救火者,壹時雷雨傾。
逍吾祈雨者,滂沱沛甘霖。遣吾止風雨,風雨實時停。
遣吾要晴者,天日即朗清。遣吾焚怪廟,怪廟化微塵。
遣吾催生者,胎孕順轉輪。遣吾殺伐者,噉怒沖雷霆。
遣吾驅雷者,雷鼓響驚人。遣吾起風雲,風雲即便興。
遣吾糾真官。金鞭立面陳。遣吾起土者,土皇心膽驚。
遣吾治瘟者,瘟司即便降。遣吾奏帝者,玉帝準吾言。
相傳北七真成道後,上帝壹壹敕封俱已謝恩,唯有邱祖不肯謝恩,三官大帝喊說“邱長春怎不謝恩?”。邱祖俯伏玉階,涕泣奏曰:“後世修行學道之人,如臣受那百千萬苦而不退初心者,萬中難選壹也……好最難學,非學好不能了道。”
帝及群仙聽完邱祖奏後,王靈官對邱祖說:“後世若有修行之人,學道之士,他有三分修持,我有七分感應,他有十分修持,吾便隨時照臨。”邱祖聞聽王靈官之言,方才謝恩,又與王靈官作禮。道教宮觀的布局進入山門後,就是靈宮殿,蓋原因就在於此。
其中,《祝將科儀》就是向靈官祈禱,護持玄門香火之意。凡朔、望、誕辰、建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儀,其宗教意義在於向靈祖祈禱,護持玄門常清常靜,所祈所願,如誌如心。
3、王靈官祖師信仰的後世影響
明朝永樂年間,杭州道士周思德,因會王靈官法術名聲顯赫於京師。據《新搜神記·神考》記載,周思德行“靈官法,知禍福先,文皇帝(朱棣)數試之,無爽”。以至“至招弭祓除,神鬼示魅,逆時雨,災兵,遠罪疾”,無所不能。
永樂皇帝為王靈官在禁城之西建天將廟及祖師殿,供奉王靈官和薩祖,內奉二十六天將,以王靈宮為首。永樂皇帝便壹個世傳的靈官藤像,藤像份量很輕,永樂皇帝將其放入寢宮,“崇禮朝夕,如對賓客”。永樂帝雄武大略,征戰壹生。每次出戰,都帶上靈官藤像,作為軍中的保護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時,忽然藤像重得擡不動了。永樂帝禱告,答曰:“上帝有界,止此也。”不久,永樂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最終病死在返京途中。可見,在稱史筆記中,神明“靈驗”的的故事不勝枚舉,亦表明靈官信仰的深遠。
宣德年間,明宣宗將天師廟改為火德觀,並封薩真人為“崇恩真君”,王靈官為“隆思真君”,並加封為“玉樞火府天將”,又在現內建崇恩殿、隆恩殿。成化年間,明憲宗改觀為宮,稱之為顯靈宮,四季為二神更換飽眼,三年壹小焚化,十年壹大焚化,復換新飽服,珠玉錦繡。每年的萬壽聖節(皇帝生日)、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顯之日(六月十三、六月廿三日、九月廿三),派遣官員致祭。
靈官咒
仰啟神威豁落將,都天糾察大靈官。火車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祟。
手執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顯威靈。綠靴風帶護身形,雙目火睛耀天地。
頃刻三天朝上帝,須臾九地救生靈。麟牙鳳嘴將三千,虎首貔貅兵百萬。
走火行風前後衛,穿山破石捉邪精。祈晴禱雨濟世間,附體圓光通事意。
治病驅邪如電閃,收瘟攝毒伏群魔。飛騰雲霧遍虛空,號令雷霆轟霹靂。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弟子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太乙雷聲應化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