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cāng
2 概述大倉即太倉[1]。1.胃;2.經穴別名[2]。
3 胃·大倉太倉指胃[2][3]。《黃帝內經靈樞·脹論》:“胃者,太倉也。”以其容納水谷,故名[3]。
4 經穴別名·大倉大倉為經穴別名,“大”即“太”,大倉即太倉(出《針灸甲乙經》),是中脘穴的別名[2][1]。出《西方子明堂灸經》。《黃帝內經靈樞·根結》載:“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後《針灸甲乙經》等書將太倉列作中脘穴之別名[3]。
穴位 中脘 漢語拼音 Zhongwan 羅馬拼音 Chungwan 美國英譯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國
代
號 中國 CV12 日本 12 法
國 莫蘭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國 KG12 英國 Cv12 美國 Co12
中脘為經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4][5]。出《脈經》。《脈經》名中管[6]。別名上紀(《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胃脘(《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太倉(《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大倉(《西方子明堂灸經》)、胃管(《脈經》)、中管(《備急千金要方》[7]《脈經》[8])、胃募(《千金翼方》)。屬任脈[4]。中脘是胃的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4][9][6]。中即中間,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4]。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胃痛,嘔吐,吞酸,呃逆,癲狂,納呆,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便血,腸癰,臟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驚風,真心痛,鼓脹,虛勞,痿證,蕁麻疹,奔豚,頭痛,中暑,疳疾,水腫,脅下堅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潰瘍,子宮脫垂,食物中毒等。
4.1 中脘穴的別名上紀(《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胃脘(《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太倉(《黃帝內經靈樞·根結》)
大倉(《西方子明堂灸經》)
胃管(《脈經》)
中管(《備急千金要方》[7]《脈經》[8])
胃募(《千金翼方》)
4.2 出處《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難經·四十五難》:經言八會者,何也?然腑會太倉。
《針灸甲乙經》:中脘,在上脘下壹寸,居心蔽骨與臍之中。
4.3 穴名解中即中間,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4]。
中,有方位之義。脘,指胃府。《黃帝內經靈樞·脹論》:“胃者,太倉也。”《難經·第四十五難》:“府會太倉。”註:“太倉即中脘穴。”《黃庭內景經》:“脾長壹尺掩太倉。”註:“太倉,胃也。”《黃庭外景經》:“時念太倉不饑渴。”註:“胃也。”又註曰:“太倉肚府。”又曰:“太倉,胃管神名。”《老子·中經》:“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又泛指脾胃為太倉。《中黃經》:“太倉,脾府也。”《黃庭內景經》:“是為太倉兩明堂。”註:“太倉,脾府。”又官名。《漢書·百官表》大司農屬官有太倉令丞。故太倉者,亦即脾胃為倉廩之官之意。中脘,指穴當胃體的中部,相對於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倉。[10]
4.4 特異性中脘是胃的募穴[4][9][6][7]。
中脘是八會穴之腑會[4][6]。
中脘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4][9][6][7]。
中脘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7]。
4.5 所屬部位上腹[11]
4.6 中脘穴的定位標準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9]。
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6]。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4]。
中脘穴在任脈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內臟)
4.7 中脘穴的取法在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4]。
仰臥位,於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12]。
4.8 中脘穴穴位解剖中脘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4.8.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4]。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13]。
4.8.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肋間神經和腹壁上動脈分布;再深層可及腹腔[13]。
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6]。
4.9 中脘穴的功效與作用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等作用[4]。
中脘穴治療疾病廣泛。由於胃與多條經脈關系密切,如手太陽經“抵胃,屬小腸”;手太陰經“還循胃口”;足太陰經“屬脾,絡胃……復從胃別,上膈,註心中”,其絡脈“入絡腸胃”;足陽明經“下膈,屬胃,絡脾”;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取本穴可治與胃有關的經脈病,也就是說,多條經脈異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療。又因中脘穴為胃的募穴,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五臟六腑之海,飲食入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臟腑經脈失養,可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因此治胃是治療很多疾病之本。綜上所述,本穴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虛弱、運化失司,均可取中脘為主進行治療,同時,本穴也是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穴。[7]
治療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壹,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氣之功[10]。
4.10 中脘穴主治病證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胃痛,嘔吐,吞酸,呃逆,癲狂,納呆,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便血,腸癰,臟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驚風,真心痛,鼓脹,虛勞,痿證,蕁麻疹,奔豚,頭痛,中暑,疳疾,水腫,脅下堅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潰瘍,子宮脫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等[4]。
中脘穴主治胃痛、嘔吐,吞酸、呃逆、腹脹、泄瀉、黃疸、癲狂[13]。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嘔吐,呃逆,納呆,疳積,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腸鳴,腹脹,泄瀉,便秘,便血,腸癰;失眠,臟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驚風,真心痛;黃疸,鼓脹,虛勞,痿證,蕁麻疹,奔豚,頭痛,中暑[12]。
中脘穴主治胃痛,嘔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脹,泄瀉,痢疾,疳疾,黃疸,水腫[6]。
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臟躁,癲癇,屍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壹般直刺0.5~1.0寸。孕婦慎用。如有肝脾腫大者不宜向左右側及上方透刺[4]。
直刺0.5~1寸[4][12],局部酸脹沈重[12],胃部有收縮感[12]。
直刺1~1.5寸[6][13]。
註意:孕婦慎用[4]。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動脈,直刺不宜過深,瘦弱患者尤宜謹慎[12]。
如有肝脾腫大者不宜向左右側及上方透刺[4][12]。
4.11.2 灸法可灸[4][12][13]。
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鐘[6]。
藥物天灸[12]。
強身保健采用瘢痕灸[12]。
4.12 中脘穴的配伍中脘配天樞,有和胃降逆,化濕去穢的作用,主治霍亂吐瀉。
中脘穴配天樞、內關、氣海治急性腸梗阻[4]。
中脘穴配天樞、足三裏治痢疾[4]。
中脘配天樞、足三裏、內庭,治霍亂吐瀉[12]。
中脘配氣海,有益氣攝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嘔血,脘腹脹痛。
中脘配足三裏,有調和胃氣,升提脾氣,去濕化濁的作用,主治胃痛,泄瀉,黃疸,四肢無力。
中脘配足三裏,治腹滿[12]。
中脘配胃俞,屬俞募配穴法,有調中和胃,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脹滿,食欲不振,嘔吐呃逆。
中脘配內關,治嘔吐[12]。
中脘穴配內關、梁丘治胃痛[4]。
中脘配脾俞、天樞、三焦俞、大腸俞、足三裏、三陰交,治久痢[12]。
中脘配大陵、勞宮、足三裏、然谷、太溪,治黃疸[12]。
4.13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氣沖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傷憂悁思氣積,中脘主之。腹脹不通,寒中傷食,飲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腸有熱,溺赤黃,中脘主之。溢飲脅下堅痛,中脘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瀉不自知,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針入八分,留七呼,瀉五吸。
《針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脹,中惡,脾疼,飲食不進,反胃,赤白痢,寒癖,氣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脹,面色萎黃,天行傷寒,熱不已,溫瘧先腹痛,先瀉,霍亂,瀉出不知,飲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氣發噎。
《針灸大成》: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針灸聚英》:素註,針壹寸二分,灸七壯……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募穴中導引之。
《類經圖翼》:孕婦不可灸。
《循經考穴編》:壹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行針指要歌》:或針吐,中脘氣海膻中補,反胃吐食壹般醫。
4.14 中脘穴研究進展 4.14.1 對胃腸功能的調整作用針刺中脘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這種作用與原來的功能狀態和針刺手法有關。如原來處於軟弱或中等度蠕動狀態時,可使蠕動增強,如原來處於較強狀態時,則這種作用不明顯。當用弱 *** 時,可促進胃蠕動;強 *** 時,則抑制胃蠕動。對胃酸分泌也有壹定促進作用。用辣根過氧化物酶註入中脘,觀察脊神經節內標記細胞的節段性分布,發現中脘傳入神經元在脊神經節的節段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於該節段與胃腸的神經傳人節段在形態學上有所重疊交匯,因此本穴針刺能調整胃腸功能。[12]
針刺中脘,可使胃蠕動增強,幽門開放,腸鳴音增加,空腸蠕動增強[4]。
現代研究表明,針刺中脘穴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動增強,表現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據報道,針刺中脘後,空腸黏膜皺襞增深、增密,空腸動力增強,上段尤為明顯。瀉法針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裏穴,可增加胃酸分泌。電針動物中脘等穴,弱 *** 促進胃運動,強 *** 則抑制胃運動。前者使胃電加強,後者使胃電抑制。[10]
4.14.2 對肺功能的影響針刺中脘可增加安靜時通氣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氣量[12]。
4.14.3 對血液的影響針刺中脘可使白細胞明顯上升,中性粒細胞比例也相應上升[12]。對脾功能亢進而白細胞減少者也有同樣效果[12]。
4.14.4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3次,分別測定肝、脾、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結果發現,艾灸組和對照組的吞噬細胞活性均有壹定增強,而以肝、腹腔巨噬細胞活性最為顯著(P<0.05)。另有人以接種S180肉瘤的小鼠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觀察艾灸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時發現,艾灸能抑制癌鼠瘤體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漿cAMP/cGMP值,增強其脾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毒活性、脾淋巴細胞的PHA誘導轉化功能和脾淋巴細胞對綿羊紅細胞(SR BC)誘導的空斑形成細胞(PFC)反應能力。[12]
艾灸中脘,見小白鼠的單核巨細胞吞噬機能增強[4]。
4.14.5 對膀胱張力的作用針中脘穴對膀胱張力有調整作用[10]。
4.14.6 治療膽絞痛用解痙止痛膏貼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細末,韭菜、蔥白各20個和苦楝子50g搗爛如泥,用白醋50ml將上藥調成糊狀,貼於中脘穴,24小時換貼1次,連貼2~4次。
4.14.7 解除幽門痙攣據報道指壓中脘後,在X線下發現胃蠕動增強,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頻增加,波速增快,幽門痙攣解除。
4.14.8 對小腸的蠕動的影響針刺中脘穴對小腸的蠕動有促進作用,尤其能促進空腸的蠕動。
4.14.9 治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