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王維《輞川集》中的幾首經典代表絕句: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二、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山寺鳴鐘晨已昏,魚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三、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四、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我尋青蓮宇,獨往謝城闕。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發。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
五、劉長卿《尋南溪常山人山居》:“壹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諸,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六、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七、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袤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代以後,禪宗壹直流行,且是流傳佛教宗派中勢力最大、影響最廣的壹宗,故這類禪理詩也不絕如縷
經典壹:壹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壹花壹世界,壹葉壹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壹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壹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禪 詩 精 選
宿清遠峽山寺
(唐)宋之問
香岫懸金剎 飛泉界石門
空山唯習靜 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 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塵市 何疑無陵源
[註釋]
(1)清遠峽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區的石門
(2)岫(xiu):山洞
(3)武陵源: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的世外之地
[賞析]
首聯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古剎屹然與巔峰峭壁的雄姿,和飛泉劃破石門的壯景。頷聯極力渲染了禪師與空山深夜修習靜慮,心住正定的靜寂場景。而“說法初聞鳥”又說明了靜寂不是壹潭死水,習靜不是進入死寂,而是有著活潑的妙用。同時該句也以鳥鳴不外說法來告訴我們禪師已悟達佛性。只有悟達了佛性,了知佛性遍壹切處,才能於鳥鳴花開處皆聞到佛法。“看心欲定猿”,進壹步說明了禪師習靜的方法。這是典型的北宗禪師參禪法。他們用猿來比喻散動不定的心。習靜就是要將這個心猿看好,叫它不亂動,進入禪定;有定生靜,了知佛性。尾聯的文意是講古剎高遠偏僻,遠離塵世,如同桃花源壹般。也可以進壹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於塵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壹途徑。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
酬暉上人秋夜獨坐山亭有贈
(唐)陳子昂
鐘梵經行罷 香床坐入禪
巖庭交雜樹 石瀨瀉鳴泉
水月心方寂 雲霞思獨玄
寧知人世裏 疲病苦攀緣
[註釋]
(1)暉上人:大雲寺僧圓暉。贊寧《高僧傳》稱他“精研性相,善達諸宗”。
(2)經行:往復回旋行走,避免坐禪時發生昏沈。
(3)入禪:此處為入定,使心定於壹處,止息身口意之三業。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壹,以譬諸法之無實體。
(5)攀緣:攀取緣慮之意,心隨外境而轉的意思。
[賞析]
首聯敘述了暉上人午後誦經,黃昏行經,晚上禪定的日常佛事。巧妙地安排了時間的過渡。秋夜會上人禪坐之際,“巖庭交雜樹
石瀨瀉鳴泉”的禪院也隨著充滿了幽寂的禪意。頸聯有景到人,講述了暉上人禪悟境界。禪定使心波平靜從而智慧現前,如同水面清靜時,能顯出月影。依靠智慧,觀察到諸法本無實義,如同水月虛幻,則能遠離而不生染著,成為覺者。如《圓覺經》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雲霞”聚散無常,萬法何嘗不是?能領會這個,還不能說是“思獨玄”。“思獨玄”之處應是在於了知無論雲霞聚散遮露,青天從來不變,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心經》)。尾聯點出世人不能如暉上人般遠離幻法,息除攀援,飽受病苦,實在是無奈又可憐。最後壹句是從《維摩詰所說經》“何謂病本?謂有攀援”化出
江中誦經
(唐)張說
實相歸懸解 虛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內 應是色成空
[註釋]
(1)實相:壹切諸法的真實體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諦。實,謂真實不虛;相,謂事物的本性或相狀。是佛教所說的絕對真理。
(2)色:指壹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間的物質,《大乘義章》曰:“質礙名色。”
(3)空:因緣和合而生的壹切事物,究竟而無實體,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
[賞析]
常住不滅的諸法實相,孤峰獨露,迥脫根塵,言語道斷而不可言說,心行處滅而不可思念。不是凡夫的邏輯思維可以通達。人的種種知見反而是悟證實相的障礙,越思越遠。相反,只有“懸掛”種種知見,排除心中壹切塵念,使之虛而明,才能當下悟入,歸於實相。“澄江明月內
應是色成空”,寫出了詩人體悟到實相後的境界。澄清的江水,明朗的月色,皆是即色而空,空色不二。《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這樣的體認中,詩人頓覺全部身心與澄江明月已融為壹體,也同樣是即空即色,迥然出塵了。而此壹空,絕非死寂頑空。恰於此空中,能生出“澄江明月”,無邊妙用。
題義公禪房
(唐)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 結宇依空林
戶外壹峰秀 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 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 方知不染心
[註釋]
(1)義公:大禹寺高僧。
(2)禪寂:修禪以寂靜念慮。《維摩經、方便品》曰:“壹心禪寂,攝諸亂意。”
(3)壑:讀he音,山溝的意思。
(4)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佛教以之代表清凈。
(5)不染:不染著世間塵欲之法。
[賞析]
詩人通過本詩深情高贊了義公和尚的清凈梵行,也寄托了自己的隱逸情懷。首聯描寫禪房建在人跡罕至的山林,自然逸出“深林人不知”(王維語)的空寂。復以“戶外壹秀峰”與“階前眾壑深”的遠近交疊,盡顯此處之氣象清宏,山景雄秀。而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進壹步將對山院清幽的描寫推向極致。日暮時,驟雨初歇,禪院靜寂,四周林木滴雨未盡,遠處空翠的山影靜靜的投映院中,陰幽空靈,清新醉人。這樣的幽寂清凈之景,也正是禪師空明道心的體現。正如尾聯“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所言,義公和尚的禪心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壹樣,纖塵不粘。全詩由景清寫到心凈,構思巧妙,意境高遠,動人心神。
登總持寺浮屠
(唐)孟浩然
半空躋寶塔 時望盡京華
竹繞渭川遍 山連上苑斜
四郊開帝宅 阡陌逗人家
累劫從初地 為童憶聚沙
壹窺功德見 彌益道心加
坐覺諸天近 空香逐落花
[註釋]
(1)躋(ji):登上的意思
(2)阡(qian)陌(mo):田間小路
(3)浮屠:指佛塔
[賞析]
本詩前六句,通過詩人登塔所見,描寫了長安的景色。渭河兩岸,翠竹依繞,山水明快。上苑綿延逶迤,直接遠山。京郊到處聳立著帝王公侯的華貴豪宅;阡陌縱橫的田園上,農戶田舍也自然的散落。在身處半空的詩人看來。這壹切都是大地上的平等點綴。如同雜色香花盛開。由此引發了進壹步的感悟。佛教講從初地歡喜地修至七地遠行地須經壹大阿僧祗劫,從八地不動地至成佛,還需經壹大阿僧祗劫。故曰:“累劫從初地。”而“為童憶聚沙”則是由《法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以成佛道“化出。此句既說童子聚沙亦遠種佛因,也進壹步說明成佛須經無量的努力。更巧妙的是此二句皆與塔有聯系:童子聚沙自不必說了,而“初地”壹句則可引申到再高的塔也從地上累土而成。“壹窺功德見,彌益道心加”,講述初地菩薩初窺心性功德現前,進而更加精進,以期圓成佛果。最後再次切題,既是因身在高塔而“坐覺諸天近”,同時也因為心系佛法,能感諸天歡喜,自覺相近。末句暗用散花典故,更加凸現自己心合佛法,並使全詩結束於幻美的氛圍。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帶雪梅初暖 含煙柳尚青
來窺童子偈 得聽法王經
會理知無我 觀空厭有形
迷心應覺悟 客思未遑寧
[註釋]
(1)童子:經中常稱菩薩為童子,壹因菩薩是法王真子,二因無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
(2)偈(ji):與詩形式相同。壹般以四句為壹偈。
(3)無我:我為“常壹之體,有主宰之用”。但人身是五蘊之假合,無常壹之我體;法者因緣生,也無常壹之我體,故無人我,無法我。
[賞析]
首聯以工穩的對仗將優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寫的淋漓盡致。精確的描寫使“雪梅”“煙柳”頓現眼前。頷聯“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點明遊詩主題。同時也以梵行猶如童子,深的法王經旨來表示對惠上人的贊嘆。頸聯寫出詩人參偈聽經得感受。領會了佛理,就知道了“無我”的妙義。《止觀》卷七雲:“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肢節,壹壹諦觀,了不見我。通過“析空觀”離開對五蘊所合之“我”的執著,自然對有形的物質之軀產生厭離心。經此壹番領會觀察,詩人表達了對覺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難平,而顯出淡淡的尷尬愁緒。雖然不能全然離塵入佛,但還是清晰表明了詩人對清凈佛門的向往之情。
觀壁盧九想圖
(唐)包佶
壹世枯榮無異同 百年哀樂又歸空
夜闌鳥鵲相爭處 竹下真僧在定中
[註釋]
(1)定:心住於壹境而不散亂。
[賞析]
無論是枯是榮,到頭壹死,並無區別。“世間白發最公道,貴人頭上不曾饒”。從此再看種種悲哀歡樂,在時間的流逝中,誰也不能使之常住不變。壹切悲哀終將逝滅,“時間會撫平所有傷口”。快樂也是如此。原因就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所生之法,本無實性,自不常住。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也。當因緣變化了,沒有自性的枯榮,哀樂也必將變化消失。這樣的無常事實,蕓蕓眾生卻強作不知,自欺欺人,為些許名利財色殺紅眼,猶如鳥鵲相爭,真為可憐憫者。何如竹下真僧,深入禪定,深契實相,而得“涅盤寂靜”的寂滅之樂!此大安樂非從緣起,非從緣滅,本自具足,不生不滅,是眾生終極歸處。詩人在此表達了對塵世強烈的厭離,和對寂滅為樂的追求。
雲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 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 蔽月遮星作萬端
[註釋]
1野人:山野閑人
2筇:qiong 竹子的壹種,可做手杖。
[賞析]
無限蒼穹,浩瀚天宇,浮雲片點,來去起滅。此處深寫無常聚散之意,盡得雲的旨趣。次以野人倚筇閑看,特寫壹個靜字,與雲之倏(shu
突然,極快之意)動,形成強烈反差。詩人自以野人居之,而閑看他人不知身入無常雲,造作種種“蔽月遮星”之無益事業。通詩透出的是對世人的警醒:無常是苦,當早謀出,對世俗名利不要執著求取,萬端造業。更深壹層的意思是任浮雲來去生滅,虛空不曾動蕩半點,星月光輝也不因雲的遮蔽而喪失壹毫。此喻真如實相猶如虛空,本來不生,今也不滅,任世人埋卻度日,也不曾有損。世人只要肯“歇心”不執著無根身為我。便能倚筇看雲,盡得閑字真義,自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來去隨意,任天際雲卷雲舒”。
題僧房
(唐)王昌齡
棕櫚花滿院 臺蘚入閑房
彼此名言絕 空中聞異香
[註釋]
(1)名言:名目與言句。皆依相而立,相無體性,故名言亦假立而無實。世間由於妄執,以名言為實,謂名字即實物,而分別假名言所成之相。
[賞析]
“棕櫚花滿院,臺蘚入閑房”二句,給禪院作了個傳神地速寫。熱鬧明媚的棕櫚華開滿了庭院,生氣勃勃,新鮮奪目。寂靜陰幽的苔蘚隨意散布在臺階上,壹直伸展入僧房,壹動壹靜,勾勒出禪院無邊寧靜,但又充滿生機。眼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禪宗的名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境寂塵妄滅”這樣的境界,自然讓詩人深有感悟。“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正是自悟的境界。他與院僧對坐無語,沈浸在深深的禪悅中。此時所有名言都是羈絆,也是多余。只是這樣默默,壹切具足。正此時,空中頓起幽渺清新的異香,入禪的境界得到了天人贊嘆。此二句也含了須菩提尊者靜默禪定,帝釋天拋灑如雨香花,贊嘆尊者以無言善說般若的公案。並以此來表達了詩人的發喜充滿。
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 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 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 談笑無還期
[註釋]
(1)別業:別墅
(2)南山:終南山
[賞析]
詩人在首聯中說明自己中年以後崇信佛法,晚年在終南山安然隱居。落筆精練自然,超然世外之情淡淡溢出。在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中,詩人時常乘興獨自閑遊,怡情悅性。“勝事空自知”更加表示自己高懷逸興,獨得其樂。頸聯動中寫景,禪機充滿,是難得的千古名句。上句說自己隨意而行,信步就到了流水的盡頭;下句說在這無路之處,索性就地坐下,閑看白雲飄浮而起。壹行、壹到、壹坐、壹看,幹凈利落,自由灑脫,詩人無著無粘,不煩不惱得境界心行全然而出。尾聯於獨寂無聲處,忽地值遇林叟,盡興談笑,悠然忘時。更是將無牽無掛,獨立特行之境推到極處,並且引向平常。通詩流暢自然更勝行雲流水,“隨緣任性,笑傲浮生”的禪者風姿躍然而出。
夏日過青龍詩謁操禪師
(唐)王維
龍鐘壹老翁 徐步謁禪宮
欲問義心義 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裏 世界法身中
莫怪銷炎熱 能生大地風
[註釋]
(1)義心:謂猶豫不決之心。有迷事,迷理兩種。迷事之疑,於見道時斷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時始能斷之。
(2)空病:執著於空。
(3)天眼:天人之眼,所觀甚遠,為五眼之壹。天眼有兩種:壹從福報得來,如天人;二從苦修得來,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4)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稱法身佛,或自性身,第壹身。
[賞析]
本詩首寫詩人自己已老態龍鐘、步履蹣跚地冒著炎熱前往青龍詩拜謁操禪師。路途的艱辛,反襯了詩人對佛法的虔誠。平靜的敘述,讓人感覺到這份虔誠沒有了如火如荼的熾烈,卻已深入詩人心中,與生命融為壹體,沈穩而堅實。在拜謁操禪師後,疑問煙消雲散。接著的二聯表述了詩人豁然除疑後的體悟。“壹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個山河大地盡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世界豈能超出其外?若證此義,炎熱也不是炎熱,只是心生。不執炎熱相,大地風自可驟然而起,銷盡
炎熱。卻也不見絲毫炎熱得滅。全詩對仗極其工整,說理明晰,禪悟深刻,內容有收有放,體現了王維作詩和禪修的深厚功力。
飯覆釜山僧
(唐)王維
晚知清凈理 日與人群疏
將侯遠山僧 先期掃敝廬
果從雲峰裏 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 焚香看道書
燃燈晝欲盡 鳴磬夜方初
壹悟寂為樂 此生閑有余
思歸何必深 身世猶空虛
[註釋]
(1)飯僧:即齋僧,請僧人應供。
(2)磬qing:為銅制缽行的法器。
(3)悟:“迷”之對稱,生起真智,反轉迷夢,覺悟真理實相。
(4)寂:又作滅,涅磐之別稱。乃指度脫生死,寂靜無為之境地。
(5)蒿hao:壹種植物。
[賞析]
詩的前六句寫出晚年的歸心處,以及侯僧,僧至的情形。詩人壹生傾心佛法,至晚猶愈,完全歸心清凈佛理。“日與人群疏”既寫自己每日用功修行,疏與人往,又透出曲高必然和者寡。詩人對將來應供的山僧充滿了尊敬,並且向往雲峰上的生活的敘述。大家坐在草墊上,以松子為食,既簡樸又脫塵絕俗。食罷焚香閱經,獲取精神食糧。在壹片香氳yun祥和中,時間倏shu忽而過,而沈浸於佛理禪味中的詩人並未有所察覺。直到燈燃磬鳴時,方猛然知晝去夜來。這既是禪定的體現,又表明時間是相對的。最後四句是全詩畫龍點睛之處。“壹悟寂為樂”描述詩人在與僧人壹起讀經參修中豁然有悟,從而深得寂滅之樂。從“壹悟”可以看出詩人修行方法是屬於提倡頓悟的南宗,所謂“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是也(壇經)。既悟寂樂,就是“絕學無為閑道人”(永嘉大師.證道歌),故曰“此生閑有余”。已悟之人,自然是沒有山深市淺這樣的執著,處處是歸處,處處是“雲峰”,所以有“思歸何必深”壹問。“身世猶虛空”是對進壹步說明自身與世界都歸於空性,無所謂深或不深。
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來且落
[註釋]
(1)辛夷:木蘭
(2)芙蓉花:蓮花
(3)澗:山間流水溝
[賞析]
在寂寞無人的深澗中,辛夷花默默開放。無生之喜,無滅之哀,純然自足,不待人識。完全是詩人見性自足,任運自然地心境寫照。釋尊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第壹句便指出“奇哉!奇哉!壹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自性本來壹切具足,任他開也罷,落也罷,無人知也好,有人識也好,總不礙“知足常樂”。詩人通過禪修,已悟此理,通詩是自性親切流露。更為高妙的是不用壹點禪語佛句,卻能將禪心淋漓表達。短短二十字,將用千言萬語無法表述清晰的禪境,極其簡捷地全然展開,讓每個讀者都能隨自己的體會感覺到絕對自在,飄然超邁得寂樂境界,頓覺“身世兩忘,萬念皆寂”。本詩的確是壹首“以禪入詩”的絕佳之作
酬張少府
唐.王維
晚年惟好靜 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 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 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
[註釋]
1自顧:照顧自己
2窮通:阻塞與通達.東晉慧遠法師曾著有《窮通論》。
3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賞析]
詩人晚年不再掛心萬端世事,追求寧靜平淡的環境與生活。“自顧無長策”壹語的背景是惡劣的政治環境,讓詩人沒有妥善的方法保全自己。當時張九齡已罷相,李林甫大權獨攬,朝政日益不堪。在這種情況下,使人能做的就是回歸山林。壹個“空”字透出幾許無奈和對唐王朝的擔憂。山林生活漸漸平息了原有的壹絲淺愁。“松風吹解帶
山月照彈琴”,壹切都顯得自然親切,好像很平常,卻又包含了無窮禪義。清閑自適,任運隨緣,喜悅消泯了憂愁,充滿生活的每壹角落。尾聯以“漁歌入浦深”詮釋“窮通理”,似答非答,不答而答,實在是深有意義。禪宗接引學人,常常是用些不合思維邏輯,但又是真實無妄的語言,打斷問者心念的攀援,助其開悟。如有僧問“洞山良價”(人名)“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深入宗門的詩人在此也不循問而答,而是拈出壹句“漁歌入浦深”,到底是什麽意思?參。
過香積寺
唐.王維
不知香積寺 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
註釋
(1)香積寺:位於陜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
(2)安禪:安住於坐禪之意。若坐禪不受環境局限,稱為“安禪不必須山水”
(3)毒龍:貪 嗔 癡三毒,猶如毒龍
[賞析]
詩壹起首,就將讀者帶入前往香積寺的路途中。詩人已信步走了很長的山路,但香積寺還在更遠的雲峰裏。雖然是有點辛苦,但沿途的景色,排遣了所有的勞累。不知年歲的古木郁郁蔥蔥,遮天蔽日,只剩下空陰清涼。小路上別無他人,只有自己閑適地走向古剎。遠處幽然傳來隱約的鐘聲,進壹步點出此行的目的,穿過鐘聲,清泉澈石奏鳴出安心曲,向晚的日光投入層疊的森林,使青松更散發出清冷。四句詩由色至聲,又有聲至色,讓跟隨詩人入山過寺的讀者,完全融入其境,身心愉悅。到達香積寺已是日暮時分。寺前的潭水清澈無波,猶如詩人此時寧靜無塵的心境。自己心中猶如毒龍的貪嗔癡,也在禪行中被伏。整首詩主體部分描寫壹路上所有的景色,末後才以“安禪制毒龍”收歸詩題。壹路行來,所見所聞皆是安禪的境界,似寫景,實寫心,令讀者也為之毒龍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