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漲知識!古琴的五音、七弦、十三徽

漲知識!古琴的五音、七弦、十三徽

初次接觸古琴,只覺得古琴除了壹塊木和七根弦,似乎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了。但是,經過古琴老師的介紹得知,原來古琴,這麽“有故事”。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漢民族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壹弦,武王伐紂又增壹弦為七弦?;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形制崇尚自然,面圓而底平,象征天圓地方;琴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征壹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十三個徽,代表十二個月加壹個閏月,彈奏古琴,即是面對天地日月;古琴的兩個音孔,稱為“龍池”和“鳳沼”;琴弦的支撐稱為“嶽山”和“龍齦”,嶽山代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

下面,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古琴的五音、七弦、十三徽吧!

凡宮音和平沈厚,其音雄洪。

凡商音動玱以凝明,上達而下歸於中,開口吐音,其聲鏗鏘。

凡角音圓長通徹,中正而平,其音哽咽。

凡徵音抑揚,嚱然有嘆息之音。

凡羽音喓喓而透徹,細小而高。

古琴在初的時候只有五弦,它們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到了商周時期又增加了兩根,又稱七弦琴,這兩根弦分別代表:文與武。

壹弦屬土為宮。在天符經曰: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壹絲,聲沈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弦屬金為商。在天符經曰: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弦屬木為角。在天符經曰: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徵。在天符經曰: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弦屬水為羽。在天符經曰: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弦文聲主少宮。在天符經曰: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聲主少商。在天符經曰: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十三徽論考

壹徽名太簇,應正月律,其音在角。

二徽名夾鐘,應二月律,其音在角。

三徽名姑洗,應三月律,其音在宮。

四徽名仲呂,應四月律,其音在徵。

五徽名蕤賓,應五月律,其音在徵。

六徽名林鐘,應六月律,其音在宮。

七徽為君,居中以象閏。

八徽名夷則,應七月律,其音在商。

九徽名南呂,應八月律,其音在商。

十徽名無射,應九月律,其音在宮。

十壹徽名應鐘,應十月律,其音在羽。

十二徽名黃鐘,應十壹月律,其音在羽。

十三徽名太呂,應十二月律,其音在宮。

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為六陽。

太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為六陰。

①《重修真傳琴譜》和《五知齋琴譜》中為“太”呂;《師白山房琴譜》和《希韶閣琴譜集成》中為“大”呂。

本文摘自《五知齋琴譜》徽音辨考與《希韶閣琴譜集成》五音審辯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