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壹簞食,壹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魚我所欲也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麽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麽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只為求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麽壹切可以得到生存的辦法,什麽手段不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麽壹切可以躲避災禍的壞事,哪壹樁不可以幹呢?通過某種辦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過某種辦法就可躲避禍患但有人不去幹這種事情,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使它不致喪失罷了. 壹碗飯,壹碗湯,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妳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饑餓的人也不會接受;如果妳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麽益處呢?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為了我所認識的窮困貧舌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原先為了義寧願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壹簞食,壹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願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壹簞食,壹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願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壹簞食,壹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幹了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本來的思想,喪失了“義”.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裏奚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壹定先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受貧困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壹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以後才能(註意)改正;內心困惑,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上,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看到他的臉,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壹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常常滅亡.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2. 九年級語文孟子兩章原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裏之城②,七裏之郭③,環④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⑤非不深也,兵革⑥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⑦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⑧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⑨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親戚畔⑾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3. 孟子兩章中的文言常識整理壹、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註音。
畎quǎn畝 傅說yuè 膠鬲gé 拂bì士
2.解釋下面加點詞。
(1)委而去之 委:放棄。去:離開。
(2)寡助之至 至:極點。
(3)天下順之 順:歸順,服從。
(4)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舉:任用,選拔。
(5)苦其心誌 苦:使……苦惱。
(6)人恒過 恒:常常。
(7)而後作 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8)而後喻 喻:明白,了解。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親戚畔之 畔通叛 解釋為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釋為增加
(3)衡於慮 衡通橫 解釋為梗塞,不順
(4)人則無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釋為輔佐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是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
(3)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作戰就壹定勝利。
(4)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所以上天要下達重大使命到這樣的人身上。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誌,使他的性情堅忍,增加他尚未具備的才幹。
(6)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樣人們才會懂得憂患使人生存發展,而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第二段。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醜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
2.《孟子》是儒家經典之壹。孟子,名軻,字子輿,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兩章》重點字詞、重點句子、文學常識全面概括了本課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包括重點字詞、重點句子、文學常識等部分,這些知識點在考試中出現的機率比較大。如果您對即將要來的語文考試沒有把握,且不知道從何復習時,初中語文知識點總將是您不二的選擇。
4. 《孟子兩章》講解參考: 《〈孟子〉兩章》整體把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 這兩章都是短小的議論文。
作者抓住論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語言作扼要的論證,觀點鮮明突出,讀後發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篇短文壹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壹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壹章的註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註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壹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壹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
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壹氣貫註,有說服力。
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壹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壹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壹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誌……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這只是問題的壹個方面,問題的另壹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的論斷。
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導出這壹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短文開始壹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
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方面進壹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課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並學習恰當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壹段,常常被人們引用,也應要求學生能背,能用。 《〈孟子〉兩章》重點難點分析 -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重點:了解文章的論點及論證的過程。
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從攻守雙方的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入手,加以舉例論證。
接著文章又從理論上推進壹層,展開正反對比論證,從而作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 難點:如何將“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統壹起來。
“人和”就是指人心團結,眾誌成城。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問題。
下文提到的“多助”與“寡助”也是壹個人心向背的問題。“多助之至”,天下的老百姓就擁護妳;“寡助之至”,連親戚都要背叛妳。
所以,二者是壹個問題,能統壹到孟子主張的“民貴君輕”的思想上來。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重點:了解文章的論點及論證過程。
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同,本文先舉例,再說理,最後歸納中心論點,層層深入。第壹段舉出了六個人的相同經歷:經過艱苦的磨練而後成就大業。
第二段總結第壹段,從個別到壹般,證明“生於憂患”。第三段由個人的成長談到國家的治理,正反結合,說明受磨難的益處,前者論證“生於憂患”,後者論證“死於安樂”。
最後壹段作結,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 難點:怎樣理解第三段的第壹句話。
這句話是緊承上文的“動心忍性”四字而來。作者想告訴人們,常犯錯誤、內心憂慮、思緒阻塞、言談舉止中顯露出的困苦,這些都是人們常常要經歷的磨難,只要有改正的決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諸行動,“憂患”起來,“動心忍性”,就壹定會在“憂患”中生存發展。
5. 文言文《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解釋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壹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yǎn)、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誌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壹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個怎麽能夠叫大丈夫呢?妳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妳丈夫家裏,壹定要恭敬. 壹定要謹慎,不要違背妳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 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裏,站在天下最正確 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誌的時候,便與老百姓壹 同前進;不得誌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我迷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誌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誌)。這樣才叫做大丈夫啊!“
6. 《孟子》兩章“《孟子》兩章”是指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課本九年級下冊的兩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出自《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現在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有壹位儒家大師。元明時稱為“亞聖”。他主張“仁政”、“王道”、“性善論”、“民貴君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編輯本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7. 孟子兩章各反映了怎樣的主題《〈孟子〉兩章》整體把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這兩章都是短小的議論文。
作者抓住論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語言作扼要的論證,觀點鮮明突出,讀後發人深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壹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壹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壹章的註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註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壹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這壹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
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本文語句整齊、流暢,壹氣貫註,有說服力。
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壹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壹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壹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誌……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這只是問題的壹個方面,問題的另壹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的論斷。
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導出這壹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短文開始壹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
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方面進壹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課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並學習恰當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壹段,常常被人們引用,也應要求學生能背,能用。 《〈孟子〉兩章》重點難點分析 -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點:了解文章的論點及論證的過程。
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從攻守雙方的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入手,加以舉例論證。
接著文章又從理論上推進壹層,展開正反對比論證,從而作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難點:如何將“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統壹起來。
“人和”就是指人心團結,眾誌成城。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問題。
下文提到的“多助”與“寡助”也是壹個人心向背的問題。“多助之至”,天下的老百姓就擁護妳;“寡助之至”,連親戚都要背叛妳。
所以,二者是壹個問題,能統壹到孟子主張的“民貴君輕”的思想上來。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重點:了解文章的論點及論證過程。
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同,本文先舉例,再說理,最後歸納中心論點,層層深入。第壹段舉出了六個人的相同經歷:經過艱苦的磨練而後成就大業。
第二段總結第壹段,從個別到壹般,證明“生於憂患”。第三段由個人的成長談到國家的治理,正反結合,說明受磨難的益處,前者論證“生於憂患”,後者論證“死於安樂”。
最後壹段作結,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難點:怎樣理解第三段的第壹句話。
這句話是緊承上文的“動心忍性”四字而來。作者想告訴人們,常犯錯誤、內心憂慮、思緒阻塞、言談舉止中顯露出的困苦,這些都是人們常常要經歷的磨難,只要有改正的決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諸行動,“憂患”起來,“動心忍性”,就壹定會在“憂患”中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