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歡熱鬧的人,編寫出來精巧的謎語,貼在燈籠外面,燈籠壹面挨著墻壁,其他三面貼謎語題,讓人商量、揣摩,管這種遊戲叫“打燈謎”。謎面,都是引用經傳詩文、諸子百家、傳奇小說內容,謎底涉及諺語、各種物件、飛鳥魚蟲、花草蔬菜,隨意選中出題。猜中的,用墨塊紙張、毛筆硯臺、巾扇香囊、果品食物做贈品,稱之為“謎贈”。城中凡是有猜燈謎的地方,遠遠近近都聚攏在壹起,連肩挨背,壹到夜晚到處都是猜燈謎的人群,直到入夏才結束。
家震濤(清代人名)在壹首《打燈謎》的詩中寫道:“壹燈如豆掛門榜,草野能隨藝苑忙。欲問遠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擴展資料:
《清嘉錄》是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祿的著作,此書以十二月為序,記述蘇州及附近地區的節令習俗。該書大量引證古今地誌、詩文、經史,並逐條考訂,文筆優美,敘事詳實,有保存鄉邦文獻的作用,是研究明清時代蘇州地方史、社會史的重要資料。
元末明初顧祿所撰《桐橋倚棹錄》亦為同類著作,《桐橋倚棹錄》是地方風土小誌,記述蘇州虎丘山塘壹帶山水、名勝、寺院、第宅、古跡、手工藝等的專著。***有十二卷,卷壹到卷二分別為:山水、名勝、寺院、祠宇,卷五為冢墓、塔院、義冢,卷六為坊表、義局、會館,卷七為汛地、堤塘、溪橋、場_,卷八到卷十壹分別為:第宅、古跡、市廛、工作,卷十二為舟楫、園圃、市蕩、藥產、田疇
且有“《清嘉錄》以時間為經,《桐橋倚棹錄》以空間為“緯”之說,後人遂合並為壹冊,且誤作者為壹人;實則同名不同時,相距二百多年。《清嘉錄》以蘇州壹帶風景佳地、古今名人遺跡為綱,集建築、掌故、詩文為壹編,與《桐橋倚棹錄》角度不同,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