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立春的由來和風俗

關於立春的由來和風俗

立春節氣的由來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壹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

據了解,為了慶祝立春的到來,自古以來,除了要舉行壹些“迎春”祭典外,在立春日這天,我國民間還要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咬蘿蔔等習俗,俗稱“咬春”和“打春”。

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於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幹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壹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壹個輪回已開啟。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立春標誌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