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年間,是清朝的鼎盛時期。當時,翰林院的壹些翰林們認為明朝的《永樂大典》雖將許多當時已經散失的古籍保存了下來,但它畢竟是壹部類書,許多珍貴的文獻被拆散,分類容納,無法看清許多書籍的全貌,於是就上書乾隆皇帝,建議將原書抄寫還原。
乾隆皇帝是壹個好大喜功的人,這時國庫充足,有力辦這件事,他也想通過編纂圖書把國內著名學者都籠絡在自己身邊,免得他們再在社會上散布不利於清朝統治的言論,便下令編壹部規模空前的叢書,取名《四庫全書》。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下令成立《四庫全書》館。總裁由乾隆皇帝的幾個兒子和大學士擔任,副總裁由六部尚書和侍郎擔任,還有總纂、總校,大大小小的官員***有360人之多。再加上負責抄寫和打雜的,先後***組織了3800多人的龐大隊伍參加這項宏大的工程。
《四庫全書》館的大小官員、差役不分酷暑嚴寒,搜集、挖掘各種書籍資料,精心組織抄寫、校對。他們從兩萬多卷的《永樂大典》中將零星的材料壹段壹段地抄寫下來,然後拼湊起來,恢復了500多部珍貴的文獻,這些文獻被稱為《永樂大典》本。另外,還有敕撰本(清朝建立以後,歷代皇帝下令編寫的圖書叫敕撰)、內廷本(皇宮裏明朝以來的藏書)、采進本(各省先後買進的圖書)、私人進獻本。
《四庫全書》按照經、史、子、集進行分類整理,收入了3475部書,***計79000卷。歷時整整10年時間,直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這部大型叢書才編成。
為了維護大清王朝的威嚴,乾隆皇帝下令,凡涉及明末清初歷史而又不利於清朝的書籍,都要徹底銷毀。甚至壹些提倡民族大義的書,也都被燒掉。更為滑稽的是,像顧炎武的《音學五書》之類根本沒涉及政治的書籍都被連版銷毀。被銷毀的書中,有些還僥幸保存了壹個書目,僅存目的書就達6700多部、93500多卷。
《四庫全書》的總編纂紀昀在其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踏實苦幹,治學嚴謹,每當得到壹部書時,他都叫人寫壹篇內容提要,介紹作者的生平、書籍的版本、內容及簡單的評價,匯編成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以便於人們閱讀。
為了表彰紀昀等人的功勞,乾隆皇帝先任命總編纂紀昀等人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後來又授給紀昀禮部尚書的職位。可是事後不久,乾隆皇帝派人去檢查《四庫全書》,發現抄錯的地方很多,他又大發雷霆,命令紀昀等人校正,全部費用由他們自己承擔。有的官員被活活氣死了,有的參加編寫的官員還被抄了家。
《四庫全書》編成後,朝廷又特地在北京、熱河、沈陽、杭州、鎮江、揚州等地修建起文淵閣(宮中)、文源閣(圓明園)、文津閣(避暑山莊)、文溯閣(沈陽)、文瀾閣(杭州)、文宗閣(鎮江)、文匯閣(揚州)來收藏這些圖書。存放在北方文淵閣等四處的《四庫全書》稱內廷四閣,在南方文瀾閣等三處的稱江浙三閣。乾隆皇帝下令開放江浙三閣,讓各地文人查閱、抄寫。江浙三閣在當時實際上起到了國家圖書館的作用,對文化的傳播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可惜的是,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的藏書在太平天國時散失了;北京圓明園文源閣的書,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被侵略者放火焚燒了;翰林院中藏的底本,壹部分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兩次洗劫搶走,壹部分被燒毀;其他閣內藏書基本上還是完整的。
《四庫全書》是壹部規模空前宏大的叢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人將它和萬裏長城、大運河並列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