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王勃的天涯若比鄰古詩

王勃的天涯若比鄰古詩

天涯若比鄰。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蜀川。

和妳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沈。

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巾。

註釋

少府:官名。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

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以西壹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

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裏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裏泛指蜀川。

輔三秦:壹作“俯西秦”。

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說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君:對人的尊稱,相當於“您”。

同:壹作“俱”。

宦(huàn)遊:出外做官。

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天涯:天邊,這裏比喻極遠的地方。

比鄰:並鄰,近鄰。

無為:無須、不必。

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