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網曝退休教師吃大蒜深夜急救,吃大蒜應該註意哪些

網曝退休教師吃大蒜深夜急救,吃大蒜應該註意哪些

淩晨1點,救護車拉著壹位面黃肌瘦,已經昏迷的中年婦女匆匆進了醫院,急診室醫生憑著多年臨床經驗判斷,這位中年婦女得了嚴重肝病。

壹系列檢查過後,證實了那位醫生的猜想,中年婦女是急性肝炎。送他來的丈夫淚如雨下,哭訴了她的病情。

原來,妻子劉大嬸今年剛56歲,壹直有乙肝,持續好多年了,也壹直在規律的吃藥,倒也沒覺得身體有任何的不舒服。不過,自從劉大嬸55歲退休在家,就迷上了養生,聽說吃大蒜能殺菌,能抗癌,劉大嬸深信不疑,家裏大蒜是頓頓不離,每次吃飯都要生吃壹頭大蒜,這種習慣持續了快壹年了。今年像往常壹樣,早早起床去了早市,為的是去買質量最好的大蒜。到了晚上,已經是三頭上好的大蒜進肚了,上了床躺下,劉大嬸覺得身體很不舒服,輾轉反側無法入睡,隨後就出現了低熱、惡心、嘔吐、肝區疼痛、尿黃等癥狀,休息後仍不見好轉,丈夫立即把劉大嬸送來了醫院。

醫生怒斥:明知有肝炎,還吃那麽多大蒜,有肝炎的病人或者正在服藥的病人,大蒜盡量要少吃!

急性肝炎:在多種致病因素侵害肝臟,使肝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損,繼而引起人體出現壹系列不適的癥狀,而且這些損害病程不超過半年。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和毒物、酒精等。在我國,最常見的急性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急性乙型肝炎。國外,以酒精性肝炎居多。通常我們生活中所說的急性肝炎,多數指的是急性病毒性肝炎,但是,這只是"急性肝炎"中壹個分支,急性肝炎有更廣闊的範疇。

哪些人要盡量少吃大蒜?陰虛火旺,肝熱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及流感、瘟疫等並後均忌服生品,慎服熟品。像劉大嬸這樣患有慢性肝炎的,也是要盡量少吃大蒜的。

肝臟相關疾病,眼相關疾病等,食用大蒜類食品,中醫上也有說法,我們看以下兩篇古籍中的描述:嵇康在《養生論》記載"葷辛害目"。蒜味最辛,而且它是走清竅的,通眼,容易造成眼睛的損傷。有眼病的人,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蒜"久食傷肝損眼"。大蒜性熱,能助火;味辛,剌激性強。中醫講肝主目,也就是說二者本身就有相關性。所以肝與眼兩類疾病不應該吃大蒜。臨床上確實常見到像劉大嬸這樣的病例,希望大家也能引起註意。

還有壹些朋友,想當然的認為,大蒜可以殺菌,就把搗碎的蒜泥敷在感染的皮膚上,甚至用於美容,這都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大蒜外用對局部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熱、疼痛、發皰,故不可過久敷用。

大蒜的殺菌作用應該怎麽用才對?大蒜是實實在在的天然"抗生素",這其實主要得益於其所含的大蒜素。大蒜中存在的蒜氨酸受到沖擊後,經蒜酶催化形成大蒜素。大蒜素才是真正發揮抗菌的活性成分。特別是對壹些腸道和呼吸道致病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目前大蒜素已經被制成藥品,用於臨床感染治療。像大蒜素註射液,被開發用於深部真菌和細菌感染,用於預防急慢性菌痢和腸炎、肺部和消化道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血癥等。所以,大蒜素能殺菌這件事,是板上釘釘的,是真實科學的。

大蒜素有兩個特點:其壹,很容被破壞,比如受熱就會分解,所以大蒜應該生吃最好。其二,大蒜素其實是由大蒜蒜氨酸和蒜酶這兩種物質合成的,所以把大蒜拍碎或搗碎才能形成大蒜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切碎了蒜,要醒壹會再吃。就是這個道理。不喜歡吃大蒜的人,多是因為介意大蒜的氣味,而且大蒜會刺激口部、喉嚨和胃部。可以與其他食物壹起食用,而且不用吃太多。

壹次吃多少比較合適?如果按官方推薦的用法用量是9~15g,其實這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壹次吃9~15克是很多的壹個量,其實不必。健康成人,用於保健,壹次吃兩瓣蒜就夠了,理由如下:健康成人,吃大蒜,並不是為了殺滅腸道或肺部中的細菌,而是為了在吃的過程中,減少食物中有害細菌的攝入,減少患病的概率。這也是夏天吃海鮮、吃肉類,比較適合配點蒜泥的原因。就是為了抑制或者殺滅食物中的可能存在的有害細菌。如果需要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那麽就需要用大蒜腸溶片或者大蒜素註射液了.

對於其他壹些功效,研究報道的也有很多,比如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增強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甚至抗癌等,大部分是在細胞株和實驗小鼠等層面的研究。至今為止,大蒜素除了作為抗菌感染,還沒有壹項適應癥被開發用於臨床患者。也就是說,還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吃大蒜能降三高,能改善血管功能,有的只是根據大蒜的營養成分,推測出來的都是理論上的,也就是因為如此,大蒜的功效被誇大了不少。

不藥博士

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壹個健康的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