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治市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長治市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長治市圖書館創建於1946年10月18日,原名為“太行區公立長治圖書館”。

進入二十壹世紀後,為了適應長治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長治市委、市政府在太行西街178號,新征土地18畝,新建壹座現代化的圖書館大樓。成為山西省全省(除太原市外)其它十個地市藏書品種數量最多,館舍面積最大、現代化設備最新,服務功能最全的現代化公***圖書館。

據1995年出版的《長治市誌》記載,長治市圖書館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民國18年(1929),長治縣有識之士出資1萬銀元,在蓮花池聖泉寺後院修建壹座名為“嫏 福地”藏書樓,收書8700余冊,成為長治第壹座圖書館。開館後受到廣大群眾、社會各方人士的慶賀和贊助。民國22年,程如壁將祖遺宋、元、明、清各朝數千冊原版書籍獻給圖書館。民國28年日軍侵占長治後,圖書被搶,圖書館被毀。

1945年10月長治解放,1946年1月中***長治市委成立。作為晉冀魯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壹的長治,於10月18日正式成立“太行區公立長治圖書館”,這是建國前全國當時為數不多的55個公***圖書館之壹。館藏來源主要是:抗日軍政學院捐贈;鄰近各縣奉送;土改中的鬥爭果實(地主藏書);外地交換。藏書最多時曾達75000余冊,是晉冀魯豫解放區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當時就頗有名氣。從黑龍江的哈爾濱壹直到十月革命發源地——蘇聯,從香港、馬來西亞,壹直到仰光,對方壹聽是太行地區的圖書館,都樂意與建立交換關系。

全國解放前夕,長治館館藏圖書中的壹部分遷往河北邯鄲,留下壹部分改名為“大眾閱覽室”,館址仍設在市中心蓮花池“嫏福地”藏書樓。

1954年,“大眾閱覽室”又更名為“長治市人民圖書室”。

1957年館址遷至英雄街78號,改為“長治市人民圖書館”。

1970年機構改革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省文物工作組合並為“長治市文化工作站”。

1972年市政府批準恢復“長治市圖書館”建制至今。1978年,該館在原址(英雄街78號)進行擴建,占地面積1890平方米(約2.6畝),三進院落,後院新蓋了書庫、辦公室二層小樓,加上原有平房,總建築面積為920平方米。館內增設了社會科學、青少年、科技3個閱覽室,擴大了借閱陣地,使借閱面積達到200平方米,閱覽座位增至150個,年訂閱各種報刊700余種,書庫總面積為400平方米,分為流通庫、基藏庫、古籍庫和資料庫。館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讀書宜人,成為當時山西省小有名氣的圖書館。

2005年新館大樓落成並對外開放,***四層總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總投資3526.55萬元。本館大樓內分讀者閱覽區、自修區、休息區、研究區、工作區、培訓區。黨群機構設黨支部、團支部、工會、婦會、計生辦。業務機構暫設采編部、報刊部、借閱部、少兒部、特藏部、自動化部、古籍部、輔導部、***享工程分中心為“八部壹中心“。行政機構設辦公室、物業中心、保衛科等職能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