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新洲區的歷史沿革

新洲區的歷史沿革

新洲古為邾城,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人群聚居,迄今3000余年。

新洲區和團風縣,黃州區原同為黃岡縣。

1951年6月21日,新中國又多了壹個縣級政權,新洲縣。

經呈請當時的中央人民 *** 政務院批準,將原黃岡縣劃分為黃岡、新洲兩縣,從而結束了新洲地方由唐中和5年(公元885年)縣衙遷至黃州後,千余年無縣治的歷史,也從根本意義上由舊州變成新洲。

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人群聚居,迄今3000余年。

在歷史上新洲這個地方從未用新洲之名設置過縣級政權,在明、清兩代《黃州府誌》和《黃岡縣誌》以及《史記》、《括地誌》等書中都記載,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曹俠為武王“挾轂驂乘”,此為山東邾國,戰國末期,楚宣王滅邾,其地並入楚,遷其國君與此,名邾城。

故址可能為今禹王城,遺址位於黃州州城北3公裏處。

西距長江1公裏,黃團公路從城東沿經過。

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吳芮在此置衡山國。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以其次子劉長為衡山王,後來劉長叛亂被賜死,衡山國廢除,改為邾縣。

南北朝時廢邾縣置齊安郡。

隋文帝開皇5年(公元585年),廢齊安郡改為黃州,至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改黃州為永安郡,設黃岡縣。

唐高祖武德3年(公元620年),改永安郡為黃州,置總管府,統黃、蘄、亭、南四州,仍設黃岡縣,州、府、縣並治於新洲。

唐末,由於戰亂,紛爭割據,《舊唐書》和《資治通鑒》記載:唐中和3年(公元883年),杭州鎮將董昌反叛,拒絕朝廷派去的刺史路審中入城,路在逃時客居黃州,聞鄂州(武昌)刺史崔紹病故,便在黃州地方招募三千兵馬,前去占鄂州。

唐時鄂、嶽、黃三州同屬武昌軍,武昌牙將杜洪隨之與路審中勾結,並壹同占領嶽州,自封刺史。

他們占領了鄂、嶽二州,仍然據有黃州,為了軍事上的進退便捷,於是他們擅遷黃州治所於今黃州禹王城。

後來,杜洪趁安陸周通率兵攻打路審中時,乘虛入鄂州,被唐僖宗拜為本軍節度使,杜企圖將鄂、嶽、蘄、黃之地連城壹片,謀求更大勢力,但遭到四方軍閥和土團頭領的猛烈攻擊。

時永新吳討率土團軍占據了黃州,為了有別於杜洪所據的舊黃州,於是打出了新黃州的旗號,也就是後來出現的“新州”壹說,時達八年之久。

《資治通鑒》載唐昭宗乾寧元年(公元894年),“3月,黃州刺史吳討舉州降楊行密。”由此可見,吳討的黃州刺史也是得到朝廷認可的。

當時出現了杜洪所據的黃州(今黃州禹王城)、吳討所據的黃州(今新洲)兩個黃州。

由於吳討降楊行密,黃州城即廢,州、府、縣衙遷至禹王城,並沿用了黃州之名,因此,才有了今黃州、黃岡之名。

黃州故城則被稱之為“舊州”。

長期的戰亂,人民群眾受盡煎熬,後民間約定俗成稱“舊州”為“新州”,壹個“新”字期盼著壹個新時代的到來。

明弘治《黃州府誌·古跡》稱:“邾城,今名舊州城,俗又呼新州。”《湖北通誌》載:“舊州,俗改名新州,在縣北壹百二十裏,即齊安郡舊治。”

以上所說的新州的“州”字,都是“州”行政區劃的專用詞,而今新洲區所寫的“洲”字是專指水中陸地的洲,音同義不同。

這個行政區劃專用“州”字在新洲的歷史上,從唐末廢州開始沿用了幾百年。

明初江西移民到湖北,古舉洲由於河道的變遷,長江主流向南移,宋渡壹帶逐漸形成為舉水河下遊的壹個大島。

明萬歷36年(公元1608年),因為古舉洲壹線的治水問題,黃岡知縣茅瑞徵在壹章治水的《上禦史臺條議》文中,首次出現用水中陸地的“洲”字寫“新洲”。

顧名思義,州改為洲,在當時與新洲的地形地貌相合,與舉洲相應。

後來,新洲作為地名,它既指城鎮,又涵蓋舉水下遊沿岸地區,直至成為黃岡縣西鄉的代名稱,所以1951年設縣時,定名為新洲縣。

1983年新洲縣由黃岡地區劃歸武漢市,設武漢市新洲縣,成為武漢的壹個遠城區。

1998年9月15日,國務院(國函[1998]77號)批準:撤銷新洲縣,設立武漢市新洲區,以原新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新洲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 *** 駐邾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