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國演義,三國誌,分別著作於哪壹年?

三國演義,三國誌,分別著作於哪壹年?

首先,《三國誌》與《三國演義》史載均無確切的成書時間。

再次,壹般寫史書從收集資料到修改以及全部完成會經歷壹個比較長的時間,壹年恐怕完不成。

《三國誌》是史傳,成書在西晉。

如果按照《晉書?陳壽傳》的說法考證,應該在晉武帝鹹寧四年(278)之前。

《三國誌》成書後,陳壽大得張華,杜預等時望賞譽。鹹寧四年,杜預出鎮前,尚向武帝推薦陳壽,“宜補黃散”。故其成書當在鹹寧四年之前。

但是我又察了壹下書, 浙江古籍出版社《三國誌》前言中說:晉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晉滅吳。此時陳壽四十八歲,開始著手整理三國史事,先後撰成《魏書》《蜀書》《吳書》凡六十五卷,稱為《三國誌》。

這個說法又不知道出處是哪裏。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國誌》應成書於西晉立國以後(因為陳壽明顯的把曹魏算作正統,這是為了接續晉篡位於魏的事實),並在晉惠帝元康七年(297)之前完成,因為陳壽死於此年。

附錄:《晉書?陳壽傳》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沈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誌》,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或雲丁儀、丁暠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宜補黃散。由是授禦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誌。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後數歲,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

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書郎範頵等上表曰:“昔漢武帝詔曰:‘司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天子異焉。臣等案:故治書侍禦史陳壽作《三國誌》,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於是詔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壽又撰《古國誌》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余文章傳於世。

又,關於《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應在元末明初,因為羅貫中本人的生卒年代不可考,所以就更不要提他的著作了。賈仲明的《錄鬼薄續編》(這真是名副其實,呵呵)中載有壹篇羅貫中的小傳,抄錄於此,以補此問題的遺憾。

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壹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終。

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只能做如此匆匆考證,不知答案可否滿意,願再次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