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未曾學完秦青的唱歌技巧,就自以為已經完全學會了。
出自《列子·湯問(第十壹)》,原文為: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未曾學完秦青的唱歌技巧,就自以為已經完全學會了,便告辭回家。秦青也不挽留。
在城外的大路旁為他餞行,席間秦青敲起拍板,慷慨悲歌,嘹亮的歌聲振動林木,沖入雲霄,把飄動的浮雲攔住了。薛譚聽了,便向他認錯,請求返回重新學習,從此再也不敢說回家的事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壹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這樣壹個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此文即選自《列子·湯問》第十壹部分。
作品評析:
《列子·湯問》虛構了十五個詼詭奇譎的海外奇談,這些奇談皆以寓言故事形式出現,又多以問答方式表述。
奇談不是為了驚世駭俗、故弄玄虛而作,其宗旨在於展示大千世界的恢弘,萬千氣象,無奇不有,其中不乏自然科學、樸素辯證法思想、做人處世的道理,有的充滿科學幻想,這些對於人們認識自然規律,突破人們的壹孔之見,開拓視野都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之間承前啟後的壹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人。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列子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後被道教尊奉為“沖虛真人”。
百度百科-列子·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