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辨證施治與研究
中醫藥研究概述
在傳統肺熱、風熱、血熱、濕熱等痤瘡發病理論的基礎上,部分醫家提出沖任不調、腎陰不足、血瘀痰結等觀點。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中醫面皰可以歸類為壹種多發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
痤瘡是壹種臨床常見的多發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因素復雜,主要與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過度角化、痤瘡丙酸桿菌及炎癥等有關,相當於中醫的“粉刺”、“肺風粉刺”、“痤痱”、“酒刺”、“面皰”等。因有礙面容,使患病者心身健康受到影響,為損容性皮膚病。
壹、在中醫古籍中早有相關記載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記載:“汗出見濕,乃生痤痱。”“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諸病源候論·面皰候》中記載:“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外科正宗·肺風粉刺酒齇鼻》中記載:“肺風、粉刺、酒齇鼻三名同種,粉刺屬肺,齇鼻屬脾,總皆血熱郁滯不散。”《外科啟玄》中記載:“肺氣不清,受風而生,或冷水洗面,熱血凝結而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中記載:“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由此可見,先人對該病已從病因病機、臨證表現上有所認識。
二、近代中醫對痤瘡病因病機的研究
在傳統肺熱、風熱、血熱、濕熱等發病理論的基礎上,部分醫家先後提出沖任不調、腎陰不足、血瘀痰結等觀點,進壹步補充、完善了痤瘡的發病機理。
先天不足,腎陽虧損,同源之肝臟疏泄失於條達,致沖任不調。沖為血海,任主胞胎,則血海滿盈不得時,月經前後見虛火上炎之象,痤瘡加重。
腎為先天之本,主司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功,若原本腎陰不足,其陰陽平衡失調,會導致女子二七、男子二八相火亢盛,天癸過旺,早期發育,面生粉刺。
素體陽盛,易熱易火,灼傷津液;腎陰不足,陰液失於濡養,日久煉液為痰,痰凝氣結,血瘀不通,發為結節、囊腫。
三、痤瘡的分型
各醫家以己對該病的認識,或從肺經風熱、脾胃濕熱以兩型辨證;或從肺經風熱、脾胃濕熱、氣滯血瘀以三型辨證;或從肺經風熱、脾胃濕熱、肝郁化熱、沖任不調以四型辨證;或從肺熱、心火、肝郁、脾濕、血瘀以五型辨證;或從肺熱、胃熱、血熱、毒熱、痰凝、沖任不調以六型辨證;或從肺經風熱、脾胃濕熱、肝郁氣結、瘀血阻滯、痰濕凝結、熱毒蘊結、沖任不調以七型辨證。此外,還有從肺胃、從脾胃、從肝脾、從肝膽、從肝腎、從血、從痰濕、從瘟病等單壹證型以分辨者。
四、痤瘡的治療方法
(壹)內治法
1.辨證治療
依據所分證型,從肺胃、脾胃、肝郁、痰濕、血瘀、沖任不調、毒熱等以清熱、涼血、解表、散結、祛濕、益氣、活血、解毒、補益、瀉下、通調、養陰等治則選用經方加減,或經驗方進行治療。常用藥:生地、丹皮、赤芍、枇杷葉、桑白皮、黃芩、知母、生石膏、大黃、金銀花、連翹、公英、地丁、虎杖、夏枯草、浙貝、陳皮、紅花、莪術、海藻、桃仁、苡米仁、茵陳、黃連、土茯苓、苦參、茯苓、扁豆、白術、益母草、旱連草、當歸、女貞子、香附、柴胡等。
2.單方化裁
依所辨證型,守壹方據臨證而加減用藥。多以經方或經驗方或合方論治。
3.中成藥
根據其藥性、藥效、功能主治分選對證的成藥進行治療。常用黃連上清丸、梔子金花丸、連翹敗毒丸、防風通聖丸、清熱暗瘡片、丹參酮、新癀片、散結靈、清開靈等。
(二)外治法
1.外用藥
單味或組方制成溶液,用於濕敷、薰洗、塗擦等。也可鮮品直接外用。常用藥:蘆薈、馬齒莧、姜黃、金銀花、野菊花、枇杷葉、苦參、龍膽草、丹皮、大青葉、地膚子、公英、菟絲子、丹參等。
單味或組方制成搽劑,直接塗擦患處,多為內部制劑,據各家經驗而制。常選藥:黃連、大黃、姜黃、丹參、虎杖、蘆薈、苦參、魚腥草、白芨、白芷、僵蠶、茯苓等。
2.中藥倒膜面膜
中藥倒膜面膜在痤瘡的治療中應用較早、較普遍。此方法是集中藥、按摩、理療於壹體的外治法,具有清潔、消炎的作用,且經透皮促進藥物的吸收。常用單味或組方藥物:石膏、黃連、黃芩、黃柏、白芷、僵蠶、苦參、當歸、側柏、公英、白芨、丹參、浮萍、珍珠層粉等單味或組方而用。
3.針灸治療
在痤瘡治療中應用廣泛:針法、灸法、耳穴、穴位註射、挑治、放血、埋藥等,可壹種方法也可內服、外治聯合使用。常用穴位中體穴有:足三裏、曲池、合谷、迎香、印堂、三陰交、血海、肺俞、胃俞;大椎、委中、夾脊等;耳穴有:內分泌、腎上腺、皮質下、神門、肺、腎、脾、大腸。
此外,還可應用推拿按摩手法等進行治療。
五、痤瘡的調養
痤瘡多是青春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壹種生理現象,診療時在註意心理輔導與用藥並舉的同時,日常維護也很重要。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壹)清潔:
患處皮膚的清潔要保持,註意掌握正確的潔面方法。溫水洗滌,用含有硫黃、石碳酸等成分的藥皂較好,保留數分鐘後沖洗,每日洗臉不要超過3次。
(二)減少人為刺激:
對所生包塊兒切勿自行壓擠、抓摳,容易繼發感染或落疤。
(三)精神狀態:
調整好心理負擔過重的狀態。有部分女性患者但見面部長壹小包兒,均不能忍受,用手摳抓,從而在顳、頰、下頦、口鼻周圍部位發生炎性丘疹、表皮剝失等損害,這種表現稱為人工痤瘡或表皮剝脫性痤瘡。另有部分患者工作時間精力高度集中,緊張而繁忙,在特定部位亦可出現破後溢乳酪色分泌物的小膿腫,故註意精神狀態的調整,對緩解壓力,減少患病及減輕患病程度有很重要的相關性。
(四)起居:
對於工作強度較大的人來說,規律的生活尤為重要。勞逸結合,定時起居、適當運動,保持大便通暢,心身健康,對疾病的抵抗力就會增強。
(五)環境:
濕度、溫度高的地區和季節,大量、劇烈的運動往往促進皮脂腺功能活躍,已患痤瘡的患者,皮疹炎癥更趨嚴重。要註意到環境對本病的影響因素,對可避免的情況,盡量不使其發生。
(六)化妝品:
進入青少年以後,部分女性開始註重外在的美,護膚是其中當然壹項。但選擇了不恰當的化妝品使用後,有人會因膚質與品質不匹配,粉質、油性強的護膚品堵塞毛囊,影響皮脂腺的正常代謝而生痤瘡,即化妝品性痤瘡。為消除由此帶來的痛苦,要了解自己的膚質適合用何種類型的化妝品,再作打算。
(七)飲食:
重視食膳,營養配餐,壹直被中醫界推崇。痤瘡患者的復發或病情加重均與飲食得當是否具有相關性。壹般來講,油炸的、甜膩的、動物脂肪類、辛辣刺激類,冷食飲料類,例如各種煎炸物、糖果、巧克力、冰淇淋、羊肉、肥肉、蟹、乳酪、牛油、咖喱、辣椒、酒、部分堅果都會不同程度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如嗜食無度,必加重病情。
提倡平時註意蔬菜、水果的攝入,如芹菜、菠菜、白菜、黃瓜、冬瓜、絲瓜、西紅柿、胡蘿蔔、菜花、綠豆芽、黃豆芽、柿子椒、菜心、苦瓜等,水果如蘋果、葡萄、梨、草莓、柑、橙、香蕉、西瓜、山楂、檸檬及適量的堅果,補充身體必須的營養及維生素甲、乙、丙等,是預防痤瘡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