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淩晨1點至3點為醜時,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十二時辰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十二個時辰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漢代命名依次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壹點為子時,壹至三點為醜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醜時也叫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從字面上來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壹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3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醜時。
擴展資料: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壹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壹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壹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壹點到壹點是子時,中午十壹點到壹點是午時。依次為:
子時——晚11點鐘到淩晨1點鐘;
醜時——1點鐘至3點鐘;
寅時——3點鐘至5點鐘;
卯辰——5點鐘至7點鐘;
辰時——7點鐘至9點鐘;
巳時——9點鐘至11點鐘;
午時——11點鐘至下午1點鐘;
未時——13點鐘至15點鐘;
申時——下午3點鐘至5點鐘;?
酉時——下午5點鐘至7點鐘;
戌時——下午7點鐘至晚9點鐘;
亥時——晚9點鐘至11點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