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冰箱是怎樣造出來的?

冰箱是怎樣造出來的?

起源  冰箱,又稱冰桶,由古時的“冰鑒”發展而來,功能明確,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它是古代人的發明創造,向我們揭示了古代生活的壹個側面。冰鑒,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周禮·天官·淩人》:“祭祀***(供)冰鑒。”可見周代當時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並不是壹年裏時時都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冰可謂彌足珍貴。

傳世有不少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紅木、花梨、柏木等較為細膩的木料制成,此件為紅木制品,仿竹編式樣,制作精致。形制為大口小底,外觀如鬥形,鉛葉鑲裏,底部有泄水小孔,結構類似木桶。冰箱箱體兩側設提環,頂上有蓋板,上開雙錢孔,既是摳手,又是冷氣散發口。為使冰箱處於壹定高度便於取放冰塊和食物,配有箱座。

這對冰箱結構標準,箱桶和底座均裝飾華美。成對制作,當為大戶人家所用之物。

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在當時價值高的器物,傳至如今其價值壹定比同樣傳至今天的過去價值較低的器物要高。今天如此,將來也壹定如此。這是選擇收藏品的要招。這壹點,對於想收藏冰箱的人來說,特別管用。因為在古時候,即便是清代末年了,由於沒有制冰設備,在炎炎夏日要想求得壹方清涼的冰,何其困難。雖然古時有鑿地儲冰的方法,但冰的奢侈,壹定不是那些壹般人家所能享用的。能用得上冰箱的人家,必定衣食無憂。而在當時的社會裏,富裕的人家絕對是少數,用得起紅木家具的,並不壹定能用得上紅木制作的冰箱,這也就是為什麽冰箱的收藏價值高的原因,不僅如此,它將來的意義將會更加重要。 [編輯本段]發明歷史  17世紀中期,“冰箱”這個詞才進入了美國語言,在那之前,冰只是剛剛開始影響美國普通市民的飲食。隨著城市的發展冰的買賣也逐漸發展起來。它漸漸地被旅館、酒館、醫院以及被壹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於肉、魚和黃油的保鮮。內戰(1861-1865)之後,冰被用於冷藏貨車,同時也進入了民用。 到1880年以前, 已經有半數在紐約、費城和巴爾的摩銷售的冰, 三分之壹在波士頓和芝加哥銷售的冰箱開始進入家庭使用,因為壹種新的家庭設備——冰箱——即現代冰箱的前身,被發明了。現在同類產品還有冰櫃。

制造壹臺有效率的冰箱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19世紀早期,發明家們關於對冷藏科學至關重要的熱物理知識的了解是很淺陋的。人們認為最好的冰箱應該防止冰的融化,而這樣壹個在當時非常普遍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正是冰的融化起到了制冷作用。早期人們為保存冰而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包括用毯子把冰包起來,使得冰不能發揮它的作用。直到近19世紀末,發明家們才成功地找到有效率的冰箱所需要的隔熱和循環的精確平衡。

但早在1803年,壹位有發明天才的馬裏蘭農場主——托馬斯·莫爾就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他擁有壹個農場,離華盛頓約20英裏,那裏的喬治鎮村莊是集市中心。當他用自己設計的冰箱運送黃油去市場時,他發現顧客們會走過裝在競爭者桶裏那些迅速融化的黃油而給他比市價更高的價格買他仍然新鮮堅硬,整齊地切成壹磅壹塊的黃油。莫爾說他的冰箱的壹個好處是使得農民們不必為了保持他們產品的低溫而在夜裏去市場交易。 [編輯本段]中國冰箱行業發展現狀  2007年,中國電冰箱企業年銷售量合計達到3079萬臺,同比增長19.56%,其中,內銷1427萬臺,同比增長了13.6個百分點,增長率為5年來最高水平,冰箱產業再次進入高速發展期。2008年前10月冰箱總零售量344萬臺,同比增加13.95%;冰箱總零售額88億元,同比增長23.15%。

雖然冰箱企業進入“巷戰期”,但冰箱產業格局卻愈加分明:以新飛為中心的中原產業群,以海爾、海信為中心的環渤海產業群,以美的為中心的珠三角產業群,以長虹為中心的西部產業群。四個產業群猶如吸力強勁的“四大磁極”,將資金、人才、配套產業納入自己麾下,成為支撐中國冰箱行業的四根“擎天柱”。 [編輯本段]作用  用於冷凍、冷藏食品或其他物品。

冰箱維修工藝

不管系統是否有泄漏,所有打火的電器件區域異丁烷的濃度不能達到爆炸極限。因為異丁烷比空氣重,因此要求維修現場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在灌註制冷劑時,為避免可能產生靜電從而產生火花,要求所有設備必須可靠接地,所有的接線必須牢固,絕對不允許有接錯現象。

a.首先檢查周圍環境有無火源,並保持良好的通風;

b.將維修專用設備及配件準備好;

c.檢查維修設備及電源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