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看待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

如何看待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

這壹年,我有幸受到國內壹位同事的影響。看過壹些國內的文物展(之前沒有逛博物館的習慣和興趣),主要是陶瓷玉器和壹些出土文物。當然,我不是文物專家,但通過這幾個月,我在荷蘭代爾夫特,以及V & A和卡迪夫國家博物館,看到了壹些中國展品。壹個驚人的發現是,中國在國外博物館的藏品明顯好於國內壹些博物館的同類藏品,比如陶瓷的光澤、顏色、完整程度。我只想感謝西方“掠奪”了中國。不然看不到這麽好的老東西,很多時候,尤其是在最大的殖民國家英國,可以享受免費參觀。我想起壹些報道:越來越富裕的中國資本家試圖在國際拍賣會上回購中國文物。當然,中國的報道顯然是對這些富有的愛國者的致敬,他們會感到有些自豪。但我認為不是好事,因為我們沒有學會如何保護文物,相關的配套制度也沒有建立起來。所有這些都需要時間去學習。想想看,英國用了幾百年才逐漸建立起私人收藏和公共機構。難怪前段時間希臘宣布開放新衛城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投入巨資修建的,可以容納目前存放在大英博物館的兩根帕臺農神廟雕帶(當然我們不知道英國會不會歸還。按照我現在的思路,全球化時代還是不要還他們的好,更不用說收集歷史的巨大成本了)。其次,陶瓷(像茶)經歷了幾百年(或者更久?對外貿易史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之壹。博物館A的陶瓷產品很好地展示了這壹歷史事實。有趣的是,當我第壹次看到壹些陶瓷制品上畫的人物,卻是西方人的臉時,真的很搞笑。他們看起來很滑稽。我以為幾百年前,西方在戲仿中國。我以為只有落後的中國壹直在模仿西方,所以成了現在的“制造大國”和“原始侏儒”。但是,我昨天在大英博物館看到的類似西方仿中國陶瓷的產品,其實是景德鎮生產的。原來是中國的工匠們,根據他們對西方人喜好的想象,按照中國文化的風格,燒制出陶瓷制品,出口到西方。所以,看到這麽搞笑的陶瓷,不要以為西方是在模仿中國文化,不!這些所謂的模仿中國的陶瓷很多來自中國人自己。很有趣,對吧?當然,壹開始可能會有壹些模仿中國陶瓷的痕跡,學習燒制技術可能很重要。但後來西方建立了自己的陶瓷工廠,逐漸擺脫了中國的影響。沒有中國人覺得好笑的陶瓷。目前倫敦商場的陶瓷產品,無論是日用瓷器還是工藝瓷器,都很難找到made in china。他們有自己的品牌,如韋奇伍德。這壹點值得深入研究,即了解西方如何仰視中國陶瓷並建立自己體系的具體過程。最後,還有壹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哪個博物館,都很難買到基於中國藏品的豐富紀念品。真的很奇怪。和版權有關嗎?中國不允許?還是英方因為市場問題沒有組織開發相關藏品的衍生品?結果昨天只買了壹本《孫子兵法》的英文小冊子,國內沒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