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加味消瘰湯簡介

加味消瘰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腫瘤良方大全》·加味消瘰湯 2.1 處方 2.2 功能主治 2.3 加味消瘰湯的用法用量 3 南京名醫徐大成·加味消瘰湯 3.1 組成 3.2 功能 3.3 主治 3.4 用法 3.5 方解 3.6 加味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消瘰湯 1 拼音

jiā wèi xiāo luǒ tāng

2 《腫瘤良方大全》·加味消瘰湯 2.1 處方

生地15克,玄參15克,牡蠣20克(包),浙貝10克,夏枯草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5克,天葵10克。

2.2 功能主治

軟堅散結。主痰濁凝聚。

2.3 加味消瘰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3 南京名醫徐大成·加味消瘰湯 3.1 組成

玄參15g,煆牡蠣30g,浙貝母10g,昆布10g,海藻10g,夏枯草10g,天花粉10g,丹參10g,郁金10g,生甘草6g。

3.2 功能

清熱化痰,消腫散結。

3.3 主治

各種淋巴結腫大病癥。

3.4 用法

藥物浸泡30min,濃煎2次,1日2服。

3.5 方解

加味消瘰湯系消瘰丸(《醫學心悟》)加味而成。方中玄參、煆牡蠣、浙貝母軟堅化痰,昆布、海藻、夏枯草、天花粉清熱化痰,郁金、丹參行氣活血定痛,甘草調和諸藥。18反中海藻和甘草不能配伍,臨床應用本方30多年,並未發現毒副反應。

3.6 加味法

急性淋巴結炎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伴惡寒發熱者,加金銀花10g、連翹10g、牛蒡子10g、荊芥6g、薄荷6g。慢性淋巴結炎,局部淋巴結腫大,經久不消者,加生黃芪15g、茯苓10g、淮山藥10g。淋巴結核,局部淋巴腫大累累如珠者,加貓爪草15g、羊乳10g、地龍10g;膿成難潰者,加生黃芪15g、穿山甲10g、皂刺10g;潮熱盜汗者,加生地10g、知母10g;膿腫潰後,久治不愈者,加生黃芪20g、田七5g、黨參10g、芍藥10g、制首烏10g。淋巴瘤局部淋巴結腫大,柔韌飽滿感者,加太子參10g、田七5g、生黃芪15g、生苡仁20g、白花蛇舌草20g;正氣未損,腫塊經久不消者,加三棱10g、莪術10g、蜈蚣5g、全蠍5g;放療後,口幹口渴,飲水不斷者,加白芍10g、枸杞子10g、烏梅10g、生地10g、淮山藥10g、葛根15g。

古籍中的加味消瘰湯 《馬培之醫案》:[肝癰]附論

當歸佛手橘紅蔞仁廣郁金茯苓蘇根枳殼參三七半夏竹茹加味金鈴子散川楝子延胡青皮赤芍甘草黑梔枳殼通草橘紅《...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九節·夾脹傷寒

及香港腳腫者。西醫所謂局部性水腫也。手腫面黃者。加味二金湯。(雞內金五錢、川樸、豬苓、焦山梔、大腹皮...

《證治準繩·瘍醫》:[卷之三項部(五)]瘰馬刀

者,此肝火風熱而氣病也,用小柴胡湯以清肝火,並服加味四物湯以養肝血。若寒熱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經火...

《痧疹輯要》:[卷三]論治(下)

爛者不治。疹之牙疳最為難治,外用無比散吹之;內服加味清胃散,更加荊芥,石膏,緩則不救,疹中諸患,不宜...

《類證治裁》:[卷之八]瘰結核癭瘤馬刀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