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海經》是什麽時候寫的,為什麽有人說它不屬於任何時代呢?

《山海經》是什麽時候寫的,為什麽有人說它不屬於任何時代呢?

《山海經》可以算的上中國古代壹本非常奇葩的書,沒有誰敢說真正看懂了山海經。

壹、《山海經》中國第壹奇書

有人說這是壹本占蔔之書,講的是與鬼怪通靈,有人認為這是壹本地理書,講的中國的山河地理,而《四庫全書總目》則將他視為小說家之書,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又認為它是?古之巫書?,講述的是遠古神話。

《山海經》,作為我國第壹部描述山川,物產,風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第壹部神話傳說大匯編,實乃中國第壹奇書,與《易經》、《黃帝內經》壹起被稱為古代?三玄?,壹直是壹個令人困惑的異數。

《山海經》以山為經,以海為維,記述上古世界。這裏的?經?有經歷,經過的意思。

全書現存18篇。分別是,《山經》5篇;《海經》9篇;《荒經》4篇。

二、《山海經》成書時代之謎

司馬遷最早提到《山海經》,其《史記》中提及《山海經》,但認為其中生物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顯然這本書出現在漢代之前。

而最早整理《山海經》的西漢劉歆,認為此書產生於堯舜禹的時代,禹把天下劃分成九州,而《山海經》講述的就是各地風土人情,怪異之物。

然而,這種可信度似乎最高的說法被現代專家所批判推翻。

1、《山海經》中很多地名秦代之後才出現,例如長沙。

卷十八《海內經》中說:?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而長沙是秦始皇所設置的三十六郡之壹。

2、山海經記錄的有周文王,以及春秋時代的事,如果誕生於堯舜禹時代,顯然無法提及。

再說《大荒北經》中提到:?北齊之國,姜姓

這正是姜太公創建的齊國起源。除非作者是春秋之後的人,否則只能用時空穿越來解釋。

鑒於此,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應該誕生於春秋時期,而不是更早的堯舜禹,又或者夏商周。

3、書中記錄了許多周朝以後的傳說。

更重要的是提到鐵,要知道直到春秋時代,青銅依然是主要工具,鑄鐵技術要到戰國後期才被真正掌握。

4、.《山海經》和屈原的《天問》有很多相似地方,例如鯀禹治水、昆侖神山等。

所以現代研究認為《山海經》成書於春秋時期,隨著時代發展,被後人不斷擴充加入。才形成了今日的版本。

三、《山海經》分述

壹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壹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有壹本《山海經的智慧》,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觀點和推測。作者認為,?《山經》的描述多是樸實可信的,完全可以稱作是地理性著作;而《海經》和《荒經》則太過於荒誕不經了?。

1、 《山經》

1)先民的詞匯缺乏,只好選擇用已知的生物來替代描述。

因此,造成了大量難以理解的的類比和拼湊。

比如,得了皮膚病的人,看起來就像身上長了鱗片,但是那時候沒有?鱗?這個詞,就只能用?龍、魚、蛇?這些又鱗片的動物來類比。這就是?人首魚身?的怪物。

比如,書中記述有動物?冬死而復生?,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冬眠。

比如,把昆蟲當成了鳥獸。他們沒有昆蟲的概念,會把像竹節蟲這樣,長有翅膀身體細長的生物歸入蛇類或者鳥類。所以書中有大量關於?六足四翼?動物的描寫。

諸如此類,鴟目蛇尾?、?人舌能言?、?人面魚身?壹首十身?都是可以理解的。

神化是我們的想象力和慣性思維在作祟。

2)基因突變或受環境、營養等因素影響產生的大量?三首、六目、六足、三翼?,?九尾四耳?,?九頭鳥?,?兩頭蛇?。

1995年的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河流和濕地裏有壹種雕蛙,畸形個體達75%。

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大量真實的新聞報道,例如連體貓、四腳鴨、三腿青蛙、兩頭蛇和雌雄同體的 北極熊。

3)無法解釋的詭異年代。

《山經》記載的應該是第四級冰河時代末期, 書中大量描述的大規模的新物種、變異生物和各種無法解釋的怪獸。

例如,?山有水無草木?,已經滅絕幾萬年的長毛犀象、以及美洲獨有的犰狳。

或許是地理發生了巨大變化,地殼運動或火山爆發頻繁,動植物大量滅絕。這些都在向我們展示壹個至今無法解釋的地質、氣候、環境迥異的年代。

2、關於《海經》《荒經》

《海經》《荒經》是在描述古老的圖畫。成書應該是在夏殷之後,因為書中都提到過夏啟。《海內經》《海外經》《大荒經》是三代學官闡釋的三種不同版本。

打個比方,如果讓現代人來解讀壹個千古之謎的壁畫,肯定不會平白無故的編造故事,而是會引經據典查閱資料。但實際上壁畫只是壹些簡單的線條,我們可能會牽強附會地把它當做,某種傳說存在的證據。

古人也是如此,他們對圖畫的理解不同。所以在述圖的過程中有分歧,訛誤繆傳,後成的書又修正前面經書的內容。

所以《海經》《荒經》中的故事讓人匪夷所思,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

比如,我們熟悉的誇父的故事,《海外經》說誇父是渴死的(道渴而死),《大荒經》說誇父是被應龍殺死的(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