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被譽為“禮儀之邦”。中國人也以他們的禮貌風格而聞名。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內容非常豐富。禮儀涵蓋的範圍很廣,幾乎滲透到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中國古代的“禮”和“禮”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禮”是壹種制度,壹種規則,壹種社會意識。“壹”是“理”的具體表現,是以“理”的規定和內容為基礎的壹套系統完整的程序。
今天,現代禮儀與古代禮儀有很大不同。我們必須摒棄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把重點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和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上,如尊老、敬賢、待人接物有禮貌、儀容整潔等。,並加以改造和繼承。這對培養良好的個人品質,協調和諧的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氛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現代價值。
現在試著描述如下:
第壹,尊老敬老
在中國,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政治倫理關系都是以宗族和家族的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所以我們在家庭中尊敬祖先,在社會中尊敬長輩。因為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所以尊賢成為歷史的要求。
孟子說:“尊老愛幼,接君在位就慶祝”(註:孟子叫兒子離開)。“慶祝”是壹種獎勵。這種古代的傳統禮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對於溫暖的人際關系和有序和諧的倫理關系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說到尊敬老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古代尊老並沒有止於思想和說教,也沒有止於普通人的生活。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實踐和形成壹套尊老規則和贍養老人的禮制。
《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非滇弟子,授以長者”(註:《禮記》)。也就是說,5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去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獲得豐厚的份額。有些古籍還對和老人說話時的音量做了明確的要求。比如《養育之時讀書》說:“侍奉父母,聲音容易被消音。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對他們大吼大叫”(註:“養育之時讀。話”)。《弟子規》也說:“不宜卑而無知。"
總之,從國王貴族到庶人人,都要遵循壹定的規則,用各種方式向長輩表達自己的孝心,這是衡量壹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
任何形式的社會都需要尊重老人。不僅因為老年人閱歷深,知識經驗廣,工作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值得尊敬;同時,他們身心貧困,需要年輕人的體貼、關心和幫助。作為壹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為了老人和老年人,魯豫坐公交車應該謙讓讓座。在商店、影劇院等公共場所,要盡力為老年人創造便利條件。
三國時期有壹個關於敬賢的典故,叫做“三顧茅廬”。據說劉備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想請他幫自己征服天下,就不厭其煩地親自邀請諸葛亮到自己居住的草堂。諸葛亮再三同意。從此,諸葛亮的大智大勇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投身於劉備的事業。
縱觀中國古代史,凡是有所建樹的君主,大都非常重視尊賢用賢,並將其視為國家安全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平時不尊重賢人,在緊急情況下,賢人是不會為國家分憂的。不是有才能的人不為國家著想,而是國家遲遲忘不了士子,所以“能在本國生存的人從來就不存在”(註:《墨子親士》)。
我們今天提倡發揚古代的“尊賢之禮”,就要賦予現代新的人才觀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內容。
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各種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就必須擁有壹支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到具體行動尊重和愛護人才,全社會才能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儀器還是合適的
中華民族歷來註重通過適當的形式來表達人們豐富的內心情感。遇到重大節日、重要事件,有很多約定俗成的儀式。如果獲得豐收,就要用歌聲來慶祝;當妳遇到困難時,祈求神靈的保佑。久而久之,形成了許多節日和禮儀形式,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風俗習慣。
在古代,婚喪喜慶等活動被視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其禮儀特別細致周密,從服裝、器皿到規格、程序、禮儀都有具體規定。
今天,我們維護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得體。也就是說,誠如程程所主張的,“奢生於文,文過為奢,不足為儉”(《程程程集·石成外書》卷六)。可見,禮的尺度是恰當的,適當的裝飾是必要的,但過度的裝飾會造成鋪張浪費,背離了禮儀的要求;過於吝嗇,阻礙儀式的實施,也是不合適的。古人的這壹觀點非常精辟,對我們今天舉行各種儀式都有指導作用。
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舉行各種儀式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公司開業,孩子結婚,各種節日都有不同的儀式。如果要把握各種儀式的尺度,就要把握適度的原則,把必要的儀式和現代文明結合起來。相關活動既隆重又不華而不實。特別要反對借婚喪喜慶之機鋪張浪費的現象;反對儀式越隆重越好,越豪華的觀點。現在很多新婚夫婦負債累累,把婚禮搞得花枝招展,招搖撞騙,爭風吃醋,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甚至有的領導幹部不顧影響,為子女以權謀私,收受大額禮金,幫助子女奢侈成長。這不符合我們的優良傳統,也不符合我們的國情民情。
第三,對別人有禮貌
在任何文明社會和文明民族中,人們總是非常重視文明禮貌。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促進友好和諧的人際交往的道德規範之壹,也是與他人建立和諧的橋梁。它標誌著壹個社會的文明進程,反映了壹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民族歷來非常重視遵守禮儀規則,對他人彬彬有禮。這些有趣的經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很有啟發性。具體來說,主要有兩點:
(A)善待他人
與人相處,先做好人。而這個“善”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中間真誠,外表正式,而不是花言巧語和繁文縟節。《禮記》雲:“以禮待夫者,自卑感,敬人也”(註:《禮記·曲禮上》)。如果妳表面上恭敬熱情,內心卻虛偽,或者只是內心恭敬,卻沒有表情,這是不夠的。應該在外表上保持壹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摩擦,進而相互尊重和愛護,友好相處。
要尊重別人,就要平等對待別人,不分等級和級別。如果只祭奠上層,以財權取人,以利益取人,其實就是小人所為。《論語·子涵》載:孔子看見穿喪服、戴帽、穿禮服的人和盲人。他們壹見面,就算這些人年輕,孔子也會站出來。走在別人前面時,妳必須走得很快,以示尊重。
古人也有壹些尊重他人的方式。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願,了解他人的需求和禁忌,不要強迫他人這樣做。不要要求別人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要要求別人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事。古人雲:“不怨別人做得不如自己,不為別人強,不為別人壞而吃虧”(註:文子·魏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註:論語顏淵)”就是這個意思。在與人的交往中,幽默和善意的玩笑往往能給人帶來輕松愉快,但千萬不要拿來取笑。拿別人的名字當笑話,或者給別人起不雅的外號,都是非常不尊重人的。南北朝時,顏之推曾這樣評價這種不敬和憤懣:“愚者在此世,則互相戲耍。或者那些名為海豚和小牛的,有見識的,旁觀的,還想捂耳朵,情況就對了。”
(2)互惠
禮貌是對他人有禮貌的重要標準。也就是說,接受別人的善意,我們必須以同樣的禮貌回報。這樣,人際交往才能以平等友好的方式良性循環下去。所以《禮記》說:“禮尚往來,去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去也是不禮貌的”(註:《禮記·曲禮上》)。
對於恩人來說,應該是壹滴水之恩,泉湧相報。在古人眼裏,沒有什麽比忘恩負義更傷仁的了。子曰:“以德報德,則民勸矣”;“以德報怨,百姓必遭報應。”。可見,“以德報德”是以物待人的基本道德修養。當然,交流的禮貌也要適度。送禮物的初衷是表示尊重和回答。所謂禮物有輕有重,並不是越多越好。正如《莊子·三木》壹文所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水;君子淡泊親,小人甘於舍。無緣無故的加入,也會無緣無故的離開。”
第四,儀器具有整體性。
壹個人的外貌和舉止是他的修養和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儀態端莊,進退有度,尊敬執事,舉止得體,既能維護個人尊嚴,又有助於求學德。古代的思想家曾經把動物的皮毛與人的外貌相提並論。鳥獸沒有皮毛不可能是動物。人失風度,即不是人。
古人對樂器的要求難免過於繁瑣。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1)著裝儀容:弟子的規矩要求:“冠須直,結須結,襪鞋須緊。”這些規範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帽子適當打結,鞋襪裁剪嚴密,是樂器範疇概念的基本要求。如果壹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讓人感到厭惡甚至惡心。這樣的人誰會親近?當然,著裝壹定要適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生理特點、生活環境以及所接觸的人的風俗習慣,做出得體大方的選擇。化妝和做作只會適得其反。
(2)行為: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有力,學不固”(註:《論語·學》)。這是因為只有莊仲才有尊嚴。否則就算學習了也鞏固不了。具體要求“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即站得直,坐得穩,動得利索,側著睡。在公共場合不可輕佻,不可褻瀆,而應莊重,謹慎,冷靜,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註:《論語·顏淵》)處處符合禮儀規範。
(3)言語修辭: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感和文化修養的壹面鏡子。古人說“辭是誠的,所以也是有用的”(註:文)。把文字的真誠修改作為立業之本是有道理的。
而且要“言出必行”(註:《論語·魯茲》)。要贏得油嘴滑舌的人的信任是不可能的。二是要謹慎。古人說人生而為天,舌頭上緊緊裹著兩排牙齒,嘴唇上蓋著厚厚的壹層,就是說人說話壹定要小心。當然,古人並沒有要求人們少說話,而是根據具體情況說話。說話的時候就說了,沈默的時候就沈默了。子曰:“能言而不言者,失人也;不要用言語和它說話,失態。知者不失人,言者不失言”(註:《論語·衛靈公》)。事實就是如此。